濮阳市2015年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2015年度濮阳市科技计划项目指南
编制说明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濮阳市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2009—2020年)》(濮政〔2010〕18号)要求,参照《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指南(2015年度)》,结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科技工作实际,编制了2015年濮阳市科技计划项目指南,共9部分,10个项目类别,明确了各类项目的支持方向和申报条件。
重大科技专项
围绕实现濮阳“二三五”赶超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科教兴濮和工业强市战略,整合集成科技资源,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力争取得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突破,着力解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和制约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并加快实现产业化,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
重点支持方向:
(一)围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在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及新医药等重点领域,有重大技术创新,对行业或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有较大推动作用,可形成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关键技术。
(二)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重大关键技术。
(三)围绕节能减排和资源能源高效利用的关键技术或重大科技成果。
重大科技专项由科技局计划财务股负责,联系人:王忠敏,联系电话:6281902
科技攻关
工业领域
一、电子信息
(一)软件。嵌入式软件;基础软件;支撑软件;电子商务软件;电子政务软件;计算机辅助工程管理和产品开发软件;语种处理软件;图形图像软件;地理信息系统;企业信息化和管理软件;电力系统应用软件等。
(二)微电子技术。集成电路设计、封装、测试、设计工具开发等。
(三)通信技术。宽带移动通信;光传输交换;宽带综合业务接入设备;业务与运营支撑系统等。
(四)计算机及网络产品。计算机终端、外围设备、关键部件;网络产品;空间信息获取及综合应用集成系统等。
(五)新型电子元器件。半导体发光器件;片式元件和集成无源元件;片式半导体器件;电力电子器件;中高档机电组件等。
(六)广播电视技术。演播室与运营中心系统;网络传输、监测与管理系统;用户终端系统;网络融合与数字媒体技术集成等。
(七)信息安全技术。安全测评和管理类、安全基础类、网络安全类、专用安全类产品等。
(八)智能交通技术。先进的交通管理和控制系统;交通基础信息采集、处理设备和软件系统;先进的公共交通管理设备和系统;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控制与综合调度产品等。
(九)智能终端。移动通信、网络终端、数字影音等设备及关键零组件。
(十)云计算、物联网关键技术与系统。
二、生物
(一)微生物发酵新技术和新产品。微生物发酵生产及其化学改性新产品;微生物发酵新技术和新型反应器;新功能微生物的选育方法和发酵过程的优化、控制新方法;采用代谢工程手段提高发酵水平的新方法;大宗发酵产品中可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显著节能、降耗或减排效果的清洁生产新技术和新工艺等。
(二)新型、高效工业酶制剂。有机合成用酶制剂;洗涤剂酶制剂;纺织、造纸和皮革用酶;食品、饲料、制药用酶制剂;有毒物质降解与环保处理用酶;生物新材料与生物新能源用酶等。
(三)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及加工技术。天然产物有效成份的分离提取新技术与新产品;天然产物有效成份的合成、化学改性及深加工新技术;高效分离纯化技术集成及装备;从动植物原料加工废弃物中进一步分离提取有效成分新技术等。
(四)生物催化技术及产品。用于合成精细化学品的生物催化技术;新型高效酶催化剂品种和新用途;新型酶和细胞固定化方法及反应器;生物手性化学品的合成;生物法合成多肽类物质;具有生物活性的新型糖类和糖醇类等。
(五)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和食品添加剂领域的应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及其产品;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规定的新型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生产的关键技术升级及其装备开发等。
三、新材料
(一)金属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新型合金材料;有色金属冶金材料及深加工;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电子信息金属功能材料;超细及纳米粉体及粉末冶金新材料;低成本、高性能金属复合材料;特殊功能有色金属材料及应用技术;半导体材料;金属及非金属材料先进制备、加工和成型技术等。
(二)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超硬材料及制品;特种耐火材料;高性能无机非金属结构材料;高性能功能陶瓷;功能玻璃;人工晶体;节能与环保用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备等。
(三)高分子材料。高性能高分子结构材料;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特种工程塑料;新型橡胶材料;新型纤维材料;高分子材料的低成本化和高性能化;生态和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加工应用等。
(四)精细化学品。电子化学品、新型催化剂、新型橡胶塑料助剂、精细及功能化学品、超细功能材料等。
四、新能源
(一)太阳能。高效率、低成本太阳能电池;新型太阳能电池;与输配电网并网的光伏发电设备;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太阳能中高温热利用技术;太阳能光伏、光热综合利用技术等。
(二)风能。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及关键零部件;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电气控制;高可靠性小型风力发电机组设计制造;风电场配套技术与产品等。
(三)新型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新型动力电池(组)及材料;新型储能电池(组)及材料;燃料电池技术及其相关产品;新型能量转换与储能技术与产品等。
五、新能源汽车
(一)混合动力客车、纯电动车制造关键技术。
(二)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电动(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平台;电控相关技术与产品;电池相关技术与产品;电机驱动相关技术与产品等。
(三)充(换)电设备相关技术与产品。
(四)电动汽车技术开发服务,纯电动汽车数据采集,测试评价、技术标准等研究。
六、高端装备制造
(一)轨道交通装备。包括轨道交通车辆、站台设备、盾构设备、施工设备等关键装备及关键零部件等。
(二)智能电网装备。包括超高压输电、智能变电、智能配电、智能用电、智能调度等装备及关键零部件等。
(三)智能制造装备。包括新型传感器、智能仪器仪表、自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精密传动装置、伺服控制机构、智能精密机床及模具等。
七、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一)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及现场局域网技术、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基于PC的控制系统、新型控制技术和产品的前端研究等。
(二)高性能、智能化仪器仪表。新型自动化仪器仪表、面向行业配套的传感器、科学分析仪器检测仪器、精确制造中的测控仪器等。
(三)先进制造技术。先进制造系统、数控系统及加工技术和装备、激光加工技术及设备、纺织行业专用设备、轻工行业专用设备等。
(四)新型机械。机械基础件、通用机械、专用机械、新型机械等。
(五)电力系统信息化和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电工设备等。
(六)汽车行业相关技术。汽车发动机关键技术、汽车关键零部件、乘用车、客车、专用车、载货汽车的整车设计开发能力及平台建设等。
(七)高技术服务现代物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面向不同领域和行业为物流企业提供物流运营管理技术服务。信息技术业务流程外包。依托行业,利用先进的的技术或服务平台,为第三方提供业务整体解决方案或提供有一定规模的、高度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服务。光机电一体化高技术服务。精密复杂模具设计、基于SMT技术的多层、密集、微型复杂电路设计、3D打印技术等。
八、制造业信息化
(一)面向全生命周期的集成服务型产品MRO2建模的关键技术。
(二)面向中小企业和特色产业的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研发及集成应用。
(三)基于工业无线的车间制造优化与执行控制技术。
(四)基于嵌入式技术的产品高可靠实时控制系统集成和应用技术研究。
(五)制造服务、制造物联技术研发及应用等。
九、文化科技融合
(一)文化创意产业支撑技术。包括终端播放技术、后台服务和运营管理平台支撑技术、内容采集、处理、制作、检索技术(虚拟现实、三维重构等),文化创意设计与展示核心技术和装备等。
(二)新兴数字显示技术。
(三)数字印刷和绿色环保印刷技术。
(四)动漫生产与集成制作技术。
(五)高新技术与陶瓷、织造等传统工艺有机结合。
工业领域科技攻关项目由科技局高新股负责推荐,联系人:陈光辉 联系电话:6281910
农业领域
一、粮食核心区建设科技工程
(一)农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技术研究;
(二)主要农作物简化栽培技术研究与开发;
(三)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开发;
(四)粮油产后减损、绿色储运技术及物流配送技术研究;
(五)新型农业机械新产品开发与应用;
(六)中低产田改良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开发;
(七)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的成灾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八)粮食、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及检测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
二、畜禽、水产健康养殖技术研究与开发
(一)畜禽、水产优良新品种引进、改良和快速扩繁技术研究;
(二)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优质高效安全养殖关键技术研究;
(三)主要畜禽疫病防治技术及养殖环境控制关键技术的研究;
(四)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兽药、中兽药产品开发;
(五)畜禽产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开发;
(六)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及检测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
三、农业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
(一)农业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二)农村信息化技术研究与开发;
(三)其他高新技术在农业上的研究与应用。
四、农林生态安全与林果花卉蔬菜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开发
(一)用材林的速生、丰产、优质、高效、稳定与定向栽培技术研究;
(二)优质特色果树新品种引进、培育及综合配套栽技术研究;
(三)特色林产品及其副产品加工技术研究;
(四)绿化苗木、特色花卉、蔬菜新品种的选育、引进及快速繁育技术研究;
(五)重大农林生物灾害的成灾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五、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农业综合技术研究与开发
(一)生物质能源关键技术研究;
(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三)水土保持和生态农业等综合技术研究;
(四)环保型新型肥料及农药创制关键技术及施肥、施药技术研究。
社会发展领域
一、医疗卫生与健康
(一)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
(二)疾病早期干预技术研究;
(三)疾病临床医学新疗法、新技术;
(四)中药复方及有效成分的生物学评价;
(五)中医骨伤病诊疗新方法、新技术;
(六)心血管病学等省市级医学重点学科临床诊断新疗法、新技术;
(七)医疗信息化技术。
二、生物医药与中药现代化
(一)医疗器械及诊断试剂研发;
(二)中西药新剂型及新工艺;
(三)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及示范;
(四)新型健康产品的开发。
三、公共安全与防灾减灾
(一)安全生产灾害事故防治关键技术;
(二)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及装备;
(三)现场勘察和检验技术;
(四)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与控制技术;
(五)社会治安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技术;
(六)极端天气事件预测技术及系统
(七)地震预测预报技术;
(八)重大事故灾难应急处理技术及装备;
(九)典型行业生产事故与职业危害防控技术。
四、资源综合开发与高效利用
(一)工业节水与城市节水技术;
(二)地热资源利用技术;
(三)生物质能源化工技术;
(四)先进节能技术及装备研究与开发;
(五)土地资源集约及可持续利用技术;
(六)节能减排新工艺、新技术研究与开发(限省、市级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申报);
(七)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五、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
(一)污泥安全处理及资源化技术;
(二)城市节水及地下水与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
(三)城区内水域污染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
(四)建筑垃圾资源化及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
(五)生态城市建设关键技术及湿地保护技术;
(六)农田污染及油田污染土壤生态修复技术;
(七)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技术。
六、城镇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一)绿色、节能建筑及绿色高性能建材新技术;
(二)重点文物保护关键技术;
(三)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管理体制机制研究;
(四)濮阳特色文化、教育发展关键技术;
(五)城镇区域规划资源及空间节约利用技术;
(六)物流电子定货系统。
申报要求:
项目申报单位需与高校院所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并针对项目相关技术签订了明确的技术合作协议,开展联合攻关。
农业和社会发展领域科技攻关项目由科技局农村股负责推荐,联系人:程妹英 联系电话:6281909
科技成果转化
工业领域
一、电子信息
(一)软件。系统软件、支撑软件、中间件软件、嵌入式软件、计算机辅助工程管理软件、中文及多语种处理软件、图形和图像软件、金融信息化软件、地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软件、电子政务软件、企业管理软件等;
(二)微电子技术。集成电路产品设计技术、集成电路封装技术、集成电路测试技术、集成电路设计工具开发技术等;
(三)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计算机及终端技术、各类计算机外围设备及关键部件、网络技术、空间信息获取及综合应用集成系统、面向行业及企业信息化的应用系统、传感器网络节点和软件及系统等;
(四)通信技术。光传输技术、小型接入设备技术、无线接入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配套技术、软交换和VOIP系统、业务运营支撑管理系统、电信网络增值业务应用系统、宽带移动通信配套技术等;
(五)广播电视技术。演播室设备技术、交互信息处理系统、数字地面电视技术、地面无线数字广播电视技术、专业音视频信息处理系统、电台和电视台自动化技术、网络运营综合管理系统、IPTV技术、高端个人媒体信息服务平台等;
(六)新型电子元器件。半导体发光技术、片式和集成无源元件技术、片式半导体器件技术、大功率半导体器件技术、中高档机电组件技术等;
(七)信息安全技术。安全测评类、安全管理类、安全应用类、安全基础类、网络安全类、专用安全类产品技术等;
(八)智能交通技术。先进的交通管理和控制技术、交通基础信息采集、处理设备及相关软件技术、先进的公共交通管理设备和系统技术、车载电子设备和系统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控制与综合调度技术等。
二、生物技术
(一)生物催化技术及产品。用于合成精细化学品的生物催化技术;新型高效酶催化剂品种和新用途;新型酶和细胞固定化方法及反应器;生物手性化学品的合成;生物法合成多肽类物质;具有生物活性的新型功能性糖类和糖醇类等。
(二)微生物发酵新技术和新产品。微生物发酵生产的新产品及其化学改性新产品;高附加值氨基酸、核苷,有机酸和多元醇等新兴生物发酵制品的生产工艺改进和新技术开发;微生物发酵新技术和新型反应器;新功能微生物的选育方法和发酵过程的优化、控制新方法以及采用代谢工程手段提高发酵水平的新方法;传统发酵产品的技术改造和生产工艺的更新换代;大宗发酵产品生产中可提高资源利用度、减少排污量的清洁生产新技术和新工艺等。
(三)新型、高效工业酶制剂。洗涤剂酶制剂;纺织、造纸和皮革用酶;环保处理用酶;生物新材料用酶;生物新能源用酶;食品生产用酶;有毒物质降解用酶;饲料用酶等。
(四)天然产物有效成份的分离提取及加工技术。天然产物有效成份的分离提取新技术;天然产物有效成份的合成、化学改性及深加工新技术;天然产物中分离高附加值的新产品;高效分离纯化技术集成及装备的开发与生产等。
(五)生物反应及分离技术。高效生物反应器;高密度表达系统技术;大规模高效分离技术、介质和设备;大型分离系统及在线检测控制装置;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蛋白质工程产品专用分离技术及设备;生物过程参数传感器和自控系统等。
(六)生物技术在食品添加剂领域的应用。新型食品添加剂(重点为新型生物类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生产的关键技术升级及其装备开发等。
三、新材料
(一)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超硬材料;特种耐火材料;新型建筑材料;高性能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纳米材料等。
(二)高分子材料。高性能高分子结构材料;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高性能工程塑料;新型纤维材料等。
(三)化工材料。现代煤化工;新型石油化工;新型盐化工;精细化学品;新型催化材料等。
四、高端装备制造
(一)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现场总线及工业以太网技术产品;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产品;新一代的工业控制计算机;基于PC的控制系统;专用控制装置;面向行业的工业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等。
(二)高性能、智能化仪器仪表。新型自动化仪表;面向行业配套的传感器;新型传感器;微系统产品;科学分析仪器、检测仪器;精确制造中的测控仪器等。
(三)先进制造技术。先进制造系统;数控加工技术及装备;机器人开发及应用;激光加工技术及产品;电力电子技术和设备;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关键工艺与装备;纺织行业专用设备;轻工行业专用设备等。
(四)新型机械产品。机械基础件;通用机械;专用机械等。
(五)电力系统信息化与自动化。采用新型原理、新型元器件的电力自动化装置;采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提高设备性能及自动化水平的产品;用于输配电系统和企业的新型节电装置等。
(六)制造业信息化。产品设计的信息化及应用技术;基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的制造过程集成化技术;企业管理信息化;制造过程中的信息化技术;应用集成技术;制造物联技术等。
五、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
(一)纯电驱动汽车。车用驱动电机技术;驱动电机控制技术;车用动力电池技术;整车控制技术;强电安全防护技术;电磁兼容技术;热量管理技术等。
(二)公共平台技术。充/换电系统关键设备研发。
(三)节能净化。汽车轻量化及回收再利用;国IV、Ⅴ标准节能发动机及配套零部件;高效内燃机技术;排气净化;汽车通用节能技术,高性能低噪声低阻力轮胎等。
六、新能源与高效节能
(一)可再生清洁能源技术和相关产品。
1. 太阳能。高效、低成本、低污染新型太阳能电池技术及相关产品;新型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及相关产品;与输配电网并网的光伏发电设备技术与产品;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及相关产品;高倍聚光光伏发电技术及相关产品;太阳能中高温热利用、光伏发电等综合利用技术及相关产品等。
2. 风能。适应我国气候、环境条件和制造水平,满足电网友好型的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技术与产品;风电场远程监控系统、风功率预测技术、低电压穿越技术、大功率变流技术、风电功率波动规律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风电友好接入电力系统及调度匹配软件等配套技术与装置;提高风能发电质量、风电能的高效储存与转换的新技术与装备等。
(二)新型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和相关产品。
1. 新型动力电池(组)与储能电池技术及其相关产品。镍氢动力电池(组)技术及其相关产品;锂离子动力电池(组)技术及其相关产品;新型储能电池技术及其相关产品;电池管理系统技术及其相关产品;动力与储能电池高性价比关键材料等。
2. 燃料电池技术及其相关产品。小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及其相关产品;直接醇燃料电池技术及其相关产品;微型燃料电池技术及其相关产品;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及其相关产品等。
3. 超级电容器与热电转换技术及其相关产品。新型高比能、高功率超级电容器相关产品、关键材料及制造技术;新型热电材料及热电转换技术等。
(三)高效节能技术和相关产品。
1. 工业生产过程余热、余压、余能的回收利用技术及相关产品。支持电力、冶金、石化、化工、建材、纺织等高能耗工业的余热回收和能源梯级利用的相关工艺及设备等。
2. 能量系统优化技术及相关产品。电力、冶金、石化、化工、建材、纺织等行业,优化设计、优化控制和优化运行管理等节能新技术的示范项目等。
工业领域由科技局高新股负责推荐,联系人:陈光辉 联系电话:6281910
农业领域
一、现代种业及先进种植养殖
(一)高产、优质、高抗农作物新品种及高效安全生产集成配套技术;蔬菜、果树、花卉等新品种及集约化、规模化、设施化生产技术;优质生态林、经济林、用材林、牧草等新品种培育及管理技术。
(二)农林作物种子与种苗规模化繁育、种子综合加工、质量检测技术和种质资源检测保护技术。
(三)优质抗病畜禽、水产、特种养殖新品种及快速扩繁、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养殖和质量控制技术。
(四)动物胚胎移植配套技术,生物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生产技术与产品,功能、环保型饲料生产技术与产品,饲料及饲料添加剂质量安全评价、检测、安全预警技术及产品。
二、食品、农产品及林产加工
(一)特色粮油食品、果蔬食品、畜禽食品加工技术;方便、营养、健康食品加工技术。
(二)食品及农产品商品化处理成套技术。
(三)主要食品及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评价、检验检测、全程质量控制技术。
(四)农林废弃物新材料及其高附加值产品制造技术。
(五)林木资源利用技术及产品、林木材改性处理技术与产品。
三、饲料及添加剂
(一)生物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生产技术与产品。
(二)功能、环保型饲料生产技术与产品。
(三)饲料及饲料添加剂质量安全评价、检测、安全预警技术及产品。
(四)畜禽水产等配合饲料转化增效技术及产品。
四、新型农药和肥料
(一)生物型杀菌、杀虫、除草、灭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生产技术及产品。
(二)植物微生态制剂生产技术与产品。
(三)区域性农林重大生物灾害可持续控制技术及产品。
(四)生物肥料、有机肥、缓释控释肥料等新型环保肥料的生产技术与产品。
五、生物质资源利用与生物能源
(一)农林生物质能转化、生物基材料开发和农村节能技术及设备。
(二)农林生物质收储运、预处理、固体成型燃料高效燃烧、高效热解气化及干馏等技术及设备。
(三)沼气综合开发配套技术及设备。
社会发展领域
一、创新药物(人用)、医疗器械、诊断试剂(以上需要行业准许入证明);
二、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必须有依托种植基地);
三、水污染治理技术;
四、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五、废弃物资源化技术;
六、新能源(地热、生物质能)利用技术;
七、食品安全技术;
八、生产安全技术;
九、建筑节能技术;
十、防灾减灾技术。
农业和社会发展领域科技攻关项目由科技局农村股负责推荐,联系人:程妹英 联系电话:6281909
申报要求:
一、项目申报单位应满足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条件;
二、项目应满足以下条件:
(一)符合国家、省和市产业发展政策,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二)技术含量高,创新性强,技术水平达到省内领先水平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或者属于引进、吸收但需中试扩大再创新的科技成果。
(三)处于成果转化阶段,生产技术成熟,经市级以上科技管理部门或国家法定的行业认定机构鉴定、认定、审定、检测或用户认可(其中药品、农药、电子信息等需要行业许可证类的项目,须获得新药证书、生产许可证、市场准入资格等有关文件);
(四)项目计划新增投资规模适中,资金来源基本确定,投资结构合理,项目实施期一般为2年;
(五)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产业带动性强,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有望形成较大规模的新兴产业,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六)优先支持市院(市校)科技合作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七)申请转化的成果(品种)须是近三年鉴定(审定)的。
产学研合作
一、重点支持方向
(一)我市企事业单位联合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内(际)著名公司等开展的,在突破制约我市重点支柱产业和企业自身发展中的重大技术瓶颈、培育高科技新兴产业、解决工业、农业和社会事业发展中突出问题等方面进行的科技合作、联合研发与公关、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项目。
(二)依托我市企业,联合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内(际)著名公司等合作共建,为科技成果的培育、转化和技术转移,以及围绕我市重点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的集聚发展、产业升级和新兴高科技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提供强大支撑的创新载体,包括合作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公共技术平台、信息服务平台等。
(三)我市企事业单位引进“两院”院士(博士后)及其创新团队,通过开展长期的科技合作,引导高端人才向我市企事业单位集聚,研究和突破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试制过程中的技术瓶颈,从而增强企事业单位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所建立的院士(博士后)工作机构。
(四)为加快科技成果在我市实施转化,推动双方间科技合作和交流,我市企事业单位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在我市设立的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服务机构。
二、申报要求
(一)项目申报单位应满足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条件,并积极参加市科技局组织的各类产学研洽谈对接活动。
(二)项目应满足以下条件:
1. 企业与合作单位已签订明确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协议。
2.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申报项目的合作方须是与我市政府签订科技合作协议的21家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及其他对我市产业有重大支持作用的、具有较强专业性的国内外高等院校、著名公司。
(2)在市科技局组织的各类产学研洽谈对接活动中,签订意向书或签约的项目。
(3)我市企事业单位转移转化市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成果项目。
产学研合作项目由科技局产学研股负责推荐,联系人:陈光辉 联系电话:6281910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旨在引导企业和全社会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投资,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人员创业的良好环境,推动广大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一、重点支持方向
(一)电子信息。软件产品,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及网络产品,通信产品,广播电视技术产品,新型电子元器件,信息安全产品,智能交通产品。
(二)生物、医药。医药生物技术与生物制品,中药与天然药,化学药,新剂型、制剂技术及产品,轻化工生物技术。
(三)新材料。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精细化学品。
(四)光机电一体化。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高性能、智能化仪器仪表,先进制造技术,新型机械产品,医疗仪器技术、设备与医学专用软件,电力系统信息化与自动化,汽车行业相关技术产品。
(五)资源与环境。水污染防治技术,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环境监测、应急和预警技术,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资源高效开发与综合利用技术。
(六)新能源与高效节能。可再生清洁能源技术及相关产品,新型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和相关产品,高效节能技术和相关产品。
(七)高技术服务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生物医药技术服务业,新材料技术服务业,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服务业,资源、环境保护技术服务业,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服务产业。
二、申报要求
(一)企业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或服务业务,申请支持的项目必须在其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规定的经营范围内;
(二)企业注册成立2年以上,注册资本最低不少于30万元,资产总额不高于5000万元,年营业收入不超过5000万元,项目计划新增投资额不超过100万元,企业自有资金数额不低于申请市创新资金数额;
(三)企业职工人数不超过300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30%,直接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
(四)已申报国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项目可优先推荐。
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由科技局高新股负责推荐,联系人:陈光辉 联系电话:6281910
科技人才培育工程
杰出人才创新基金
濮阳市杰出人才创新基金项目是按照《濮阳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 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意见》(濮发〔2013〕7号)关于实施创新型科技人才建设工程的要求而设立的,旨在发现、培育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及后备人才,为濮阳赶超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人才保证。
一、重点支持方向
重点支持围绕《濮阳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确定的我市科技优先发展领域进行申报的人选。着眼于培养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瞄准技术前沿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针对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中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开发,重点培养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创新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创新型科技后备人才。
二、申报条件
(一)申请者应具有明确的研究方向、较高的学术造诣,良好的工作基础,能保证投入承担研究项目所需的时间和精力;
(二)申请者在我市工作或被在濮单位聘用,所在单位(或聘用单位)具备从事研究所必需的主要实验条件以及研究团队等基本保证;
(三)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 获得博士学位两年以上(证件签发日期到受理申请当年12月31日满两年)并同时具有正高级以上技术职务。
2. 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上的前三名主要完成人或获得市级工业、农业领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3. 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创新型科技团队的主要技术负责人。
4. 我市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管以上优秀专家。
5. 拥有发明专利1件以上(含1件)并已转让或实施1年以上。
6. 留学归国并获得硕士以上学位。
创新型科技团队
濮阳市创新型科技团队项目是按照《濮阳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和《中共濮阳市委 濮阳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 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意见》(濮发〔2013〕7号)实施创新型科技人才建设工程的要求而设立的,旨在以我市优势主导产业、重点学科和研究基地为基础,以优秀领军人才为核心,支持培育一批“道德素质过硬、专业贡献重大、团队效应突出、引领作用显著”的创新团队,形成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和资源凝聚。
一、重点支持方向
围绕我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制定的优先发展领域、优势主导产业和重点学科建设,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重点、难点技术问题,重点支持和培养在自然科学领域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开发的创新团队。
二、申报条件
(一)创新团队学术水平在市内同行中处于优势地位,已取得突出成绩或具有明显的创新潜力,能够与国内外同行学术机构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
(二)创新团队必须具备良好的工作基础和实验条件,依托单位有良好的科研环境,能提供必要的支撑条件,以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等研发平台为依托;承担过市级及以上重点科技项目,有一定的持续发展能力。
(三)创新团队的带头人应具有明确的创新性学术思想,较高的学术造诣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在创新团队中有较强的凝聚作用,并具有充分的时间从事创新团队的科研和组织管理工作,具有正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
(四)创新团队的带头人是市级工业、农业领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上前三名完成人,或已授权发明专利。
(五)创新团队的核心成员由高、中、初三个技术层次的人才梯队组成,且不少于 5人,总体规模不少于 10人(全职全时人员)。团队成员能保证投入共同承担研究项目所需的时间和精力。
杰出人才创新基金项目由科技局高新股负责推荐,联系人:陈光辉 联系电话:6281910
软科学研究
2015年濮阳市软科学研究计划将以决策应用为导向,着力贯彻落实《中共濮阳市委 濮阳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 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意见》(濮发〔2013〕7号)和《濮阳市“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濮科〔2011〕56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我市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自主创新体系和产业集聚区建设等,在科技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政策研究等方面组织实施一批项目,为市委、市政府及各部门的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参考。
一、重点支持方向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开展研究,从以下六个方面选题:
(一)宏观战略研究。主要支持围绕当前经济形势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应对当前形势的对策措施、推动科技创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建立开放合作新机制、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开展的软科学研究。
(二)产业发展研究。主要支持围绕现代产业体系构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建设、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发展现代科技服务业和创意产业等方面开展的软科学研究。
(三)企业创新研究。主要支持围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企业研发中心、推进产学研合作与技术转移、加快技术创新、培育企业创新团队、加强企业科技创新管理、建立科技有效支撑产业发展的机制等方面开展的软科学研究。
(四)创新人才与政策环境研究。主要支持围绕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引进和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鼓励和引导科技人员向企业集聚、提高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等方面开展的软科学研究。
(五)政府管理创新研究。主要支持围绕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科技工作效能评价体系、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科技平台建设运行、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工作体系建设、创新方法及政府公共管理等方面开展的软科学研究。
(六)科技与金融创新研究。主要支持围绕健全科技创新财税和金融政策、提升科技经费管理水平,在财税、金融、会计等经济管理领域的理论、方法和实践等方面开展研究。
其中,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服务的优先支持,选题方向为:
1. 濮阳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问题研究;
2. 濮阳市构建技术转移市场体系研究;
3. 濮阳市构建科技企业孵化体系研究;
4. 濮阳市构建现代市场体系研究;
5. 提升我市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问题研究;
6. 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7. 濮阳创新能力形成机制问题研究;
8. 濮阳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研究;
9. 促进濮阳科技与金融结合对策研究;
10. 濮阳高层次创新人才扶持政策研究;
11. 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和发展路径研究;
12. 濮阳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实施评估对策研究;
13. 构建濮阳科技服务业技术路线问题研究;
14.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问题研究;
15. 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发展路径及对策研究;
16. 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科技支撑对策研究。
二、申报要求
(一)项目申报单位具有软科学研究能力,有一支能胜任研究任务、学科结构和人员结构较为合理的研究队伍,并能为项目任务的完成提供必要的条件和资金保障。
(二)项目负责人必须具有副高以上(含副高)职称或本科以上(含本科)学历,申报的课题与从事的实际工作相关。同一个项目负责人只能申报1个项目,每个申报单位申报项目总数不超过5项。
(三)软科学研究项目提倡跨学科、跨部门、跨单位的联合,强调管理部门、研究部门和决策部门的联合。
(四)承担有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尚未结项的项目主持人不能申报新的项目。
(五)申报单位申报的项目须经本单位公示无异议后推荐,公示期5个工作日。
软科学研究项目由科技局政法股负责推荐,联系人:陈光辉 联系电话:6281910
科普及适用技术传播工程
实施科普传播工程旨在面向农业、农村、农民、龙头企业集成应用先进技术和成果,普及推广科技知识和政策,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调优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提升。
一、重点支持方向
(一)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水产渔业、花卉、食用菌、农副产品深加工领域技术需求;
(二)农业结构优化调整领域技术需求;
(三)良种良法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需求;
(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及扶贫攻坚领域技术需求;
(五)推动龙头企业 基地 农户高效模式发展,拉长产业链条领域的技术需求。
项目申报单位以乡(镇)为单位申报技术需求,然后由科技部门负责进行筛选和分类汇总,确定技术需求完成单位。
二、申报要求
(一)优先支持优势特点突出的县乡。重点支持科技意识强、积极性高、有一定资源优势和技术需求的地区,优先向“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三个特点居其一的县乡倾斜;
(二)优先支持发展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三类产业”的项目;
(三)优先支持代表性和示范性强的项目。重点支持5000亩以上连片生产,以科技园区、农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为载体,有望形成当地支柱产业,集成度高、亮点突出、带动性强的项目;
(四)优先支持和我市农业农村五项重点工作相配套的项目;
(五)优先支持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和科技政策先行先试项目。
科普工程项目由科技局政法股负责推荐,联系人:陈光辉 联系电话:6281910
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通过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机制、服务方式和途径,加强科技协同创新,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益,提高科技服务能力。
重点支持方向
支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支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方式创新,支持科技成果鉴定和推广方式创新,支持科技招商、产学研对接合作、科技人才培训等工作机制创新,支持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服务体系建设;突显科技资源优势,搭建科技创新信息服务平台、科技型企业融资服务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等,完善科技服务手段,提高科技服务质量和水平。
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由科技局高新股负责推荐,联系人:陈光辉 联系电话:628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