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乐县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编制规范
南乐县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编制规范
	
一、编制原则
(一)系统化。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的编制做到全面、系统,既要覆盖属于公开范围的全部信息,又要保证目录编制的分类清晰、体系完整,为形成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科学完整的体系打好基础。
(二)标准化。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分类,建立索引编码,对同类的信息采用相同的术语,避免由于标准不同给建立跨部门、跨地区数据库和提供统一的信息查询带来困难。
(三)数字化。利用政府网站建立本地、本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填报系统。对于主动公开内容,实现网上即时查询;对于申请公开内容,可以通过网站实现依申请公开。
二、公开内容
南乐县政府信息公开分类规范表
| 
				 信 息 种 类  | 
			
				 分类号  | 
		|
| 
				 
 机构信息  | 
			
				 机构职能  | 
			
				 0101  | 
		
| 
				 领导信息  | 
			
				 0102  | 
		|
| 
				 法规公文  | 
			
				 规范性文件  | 
			
				 0201  | 
		
| 
				 政府工作报告  | 
			
				 0301  | 
		|
| 
				 
 
 
 计划规划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  | 
			
				 0401  | 
		
| 
				 专项规划及相关政策  | 
			
				 0402  | 
		|
| 
				 区域规划及相关政策  | 
			
				 0403  | 
		|
| 
				 其他  | 
			
				 0404  | 
		|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  | 
			
				 0501  | 
		|
| 
				 财政预算、决算报告  | 
			
				 0601  | 
		|
| 
				 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  | 
			
				 0701  | 
		|
| 
				 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的目录、标准及实施情况  | 
			
				 0801  | 
		|
| 
				 
 
 
 审批事项  | 
			
				 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请行政许可需要递交的全部材料及办理情况  | 
			
				 0901  | 
		
| 
				 其他办事服务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递交的全部材料及办理情况  | 
			
				 0902  | 
		|
| 
				 重大建设项目的批准和实施情况  | 
			
				 1001  | 
		|
| 
				 
 
 
 
 
 社 会 服 务 
  | 
			
				 扶贫方面的政策、措施、实施情况等  | 
			
				 1101  | 
		
| 
				 教育方面的政策、措施、实施情况等  | 
			
				 1102  | 
		|
| 
				 医疗方面的政策、措施、实施情况等  | 
			
				 1103  | 
		|
| 
				 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措施、实施情况等  | 
			
				 1104  | 
		|
| 
				 促进就业方面的政策、措施、实施情况等  | 
			
				 1105  | 
		|
| 
				 公用事业单位及其他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  | 
			
				 1106  | 
		|
| 
				 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  | 
			
				 1201  | 
		|
| 
				 
 
 
 
 
 
 监 督 检 查  | 
			
				 环境保护的监督检查情况  | 
			
				 1301  | 
		
| 
				 公共卫生的监督检查情况  | 
			
				 1302  | 
		|
| 
				 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情况  | 
			
				 1303  | 
		|
| 
				 食品药品的监督检查情况  | 
			
				 1304  | 
		|
| 
				 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情况  | 
			
				 1305  | 
		|
| 
				 其他监督检查情况  | 
			
				 1306  | 
		|
| 
				 人事任免事项  | 
			
				 1401  | 
		|
| 
				 重大、重要会议情况报道  | 
			
				 1501  | 
		|
| 
				 城乡建设和管理的重大事项  | 
			
				 1601  | 
		|
| 
				 社会公益事业建设情况  | 
			
				 1701  | 
		|
| 
				 征收、征用土地,房屋拆迁及其补偿、补助费用的发放、使用情况  | 
			
				 1801  | 
		|
| 
				 抢险救灾、优抚、救济社会捐助等款物的管理、使用和分配情况  | 
			
				 1901  | 
		|
| 
				 其他服务事项  | 
			
				 2001  | 
		|
| 
				 依法公开的其他信息  | 
			
				 2101  | 
		|
三、编制要求
目录由编制说明和目录数据项两部分组成。
(一)编制说明。用以说明目录编制的目的和作用。包括编制目的、入编范围、数据项释义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二)目录数据项。包括索引号、信息种类、信息名称、生成日期、发布机构等信息。
1.信息索引号。索引号是为信息索取方便所赋予的一组代码。由单位代码、分类号、信息生成年份、流水号四部分组成,各部分号码之间用“—”相连,其结构为:单位代码—分类号—生成年份—流水号。
2.信息种类。目录包含政府信息的分类。
3.信息名称。指该信息的标题,是表达信息中心内容、形式特征的名称。无论信息以何种格式出现如文本、图表等,都必须要有信息名称。如果信息是文件形式,则信息名称就是该信息正式公开的标题;如该信息没有正式标题,则应创建一个准确简要地概括信息内容的标题作为信息名称。信息名称应使用全称或规范简称。
4.生成日期。指信息正式形成或者变更的日期。政府文件的生成日期即签发日期(如会签的文件,生成日期为最后一个签发日期);非文件类的信息,如数据表格等,生成日期指该信息可为公众完整获得的起始时间。日期格式使用YYYY—MM—DD的格式,其中YYYY是年、MM是月、DD是日。
5.发布机构。指信息的责任者。信息为一个机构产生时,该机构为发布机构。信息为几个机构联合产生时,属于文件类的,以编制文号的机构为发布机构;属于非文件类的,以主办机构为发布机构。发布机构应使用全称,不能使用简称。
四、索引号设置方法
(一)编写规则。信息索引号由“地区部门代码”+“分类号”+“信息生成年号”+“流水号”组成,四部分号码之间用“—”相连,其结构为:地区部门代码—分类号—信息生成年号—信息顺序编号。
(二)规则说明。地区及部门编号:由“地区编号”+“部门编号”构成。如县教育局,其所在地区是县级部门,县级部门编号为“J3”,教育部门的编号为“020”,县教育局的“地区及部门编号”则为“J3020”,依此类推。“乡(镇)及部门编号”详见《地区编号》和《部门编号》。
信息所属类别号:各地、各部门直接使用《南乐县政府信息公开分类规范表》中的“分类号”。
信息生成年号:某条信息生成的年号。如某条信息2015年X月X日生成,此条信息的“信息生成年号”为“2015”。
信息顺序编号:某条信息在填报时系统自动生成的顺序编号,由5位数字表示。
索引号编制结构具体表现形式为:
XXXXX——XXXXX——XXXXX——XXXXX
↑ ↑ ↑ ↑
地区部门代码 分类号 信息生成年号 信息顺序编号
例:县政府办公室2015年生成的第一条概况类机构职能信息的信息索引号应编写规范为:J3001—0101—2015—00001
(三)地区编号。县人民政府各部门、各乡(镇)的编号规范由县政府办公室统一编号。
1.县级部门
| 
				 地区名称  | 
			
				 地区编号  | 
		
| 
				 县级部门  | 
			
				 J3  | 
		
2.乡(镇)政府部门
| 
				 地区名称  | 
			
				 地区编号  | 
		
| 
				 城关镇  | 
			
				 002  | 
		
| 
				 杨村乡  | 
			
				 003  | 
		
| 
				 张果屯镇  | 
			
				 004  | 
		
| 
				 韩张镇  | 
			
				 005  | 
		
| 
				 千口镇  | 
			
				 006  | 
		
| 
				 福堪镇  | 
			
				 007  | 
		
| 
				 谷金楼乡  | 
			
				 008  | 
		
| 
				 西邵乡  | 
			
				 009  | 
		
| 
				 寺庄乡  | 
			
				 010  | 
		
| 
				 梁村乡  | 
			
				 011  | 
		
| 
				 元村镇  | 
			
				 012  | 
		
| 
				 近德固乡  | 
			
				 013  | 
		
(四)部门编号。可在3位编号长度内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增补。
| 
				 单位名称  | 
			
				 编号  | 
			
				 单位名称  | 
			
				 编号  | 
		
| 
				 县政府办公室  | 
			
				 001  | 
			
				 县地税局  | 
			
				 330  | 
		
| 
				 县发改委  | 
			
				 014  | 
			
				 县工商局  | 
			
				 350  | 
		
| 
				 县教育局  | 
			
				 020  | 
			
				 县统计局  | 
			
				 360  | 
		
| 
				 县科技局  | 
			
				 040  | 
			
				 县食药监局  | 
			
				 370  | 
		
| 
				 县宗教局  | 
			
				 060  | 
			
				 县文广体旅局  | 
			
				 380  | 
		
| 
				 县公安局  | 
			
				 070  | 
			
				 县粮食局  | 
			
				 390  | 
		
| 
				 县监察局  | 
			
				 090  | 
			
				 县质监局  | 
			
				 400  | 
		
| 
				 县民政局  | 
			
				 100  | 
			
				 县政府法制办  | 
			
				 410  | 
		
| 
				 县司法局  | 
			
				 110  | 
			
				 县安监局  | 
			
				 420  | 
		
| 
				 县财政局  | 
			
				 120  | 
			
				 县机关事务管理局  | 
			
				 430  | 
		
| 
				 县人社局  | 
			
				 130  | 
			
				 县畜牧局  | 
			
				 460  | 
		
| 
				 县环保局  | 
			
				 140  | 
			
				 县人防办  | 
			
				 480  | 
		
| 
				 县国土资源局  | 
			
				 150  | 
			
				 县信访局  | 
			
				 600  | 
		
| 
				 县住建局  | 
			
				 160  | 
			
				 县审计局  | 
			
				 710  | 
		
| 
				 县交通运输局  | 
			
				 170  | 
			
				 县政府外侨办  | 
			
				 720  | 
		
| 
				 县水利局  | 
			
				 190  | 
			
				 县扶贫办  | 
			
				 730  | 
		
| 
				 县农业局  | 
			
				 200  | 
			
				 县盐业局  | 
			
				 740  | 
		
| 
				 县林业局  | 
			
				 210  | 
			
				 县农机局  | 
			
				 750  | 
		
| 
				 县市政园林中心  | 
			
				 220  | 
			
				 县公路局  | 
			
				 760  | 
		
| 
				 县人口计生委  | 
			
				 230  | 
			
				 县档案局  | 
			
				 780  | 
		
| 
				 县卫生局  | 
			
				 240  | 
			
				 县供销社  | 
			
				 790  | 
		
| 
				 县住房公积金管理部  | 
			
				 260  | 
			
				 县行政服务中心  | 
			
				 800  | 
		
| 
				 县规划局  | 
			
				 270  | 
			
				 县史志办  | 
			
				 280  | 
		
| 
				 县人行  | 
			
				 290  | 
			
				 县招商局  | 
			
				 300  | 
		
| 
				 县城管综合执法局  | 
			
				 310  | 
			
				 县编办  | 
			
				 450  | 
		
| 
				 县国税局  | 
			
				 320  | 
			
				 县工信局  | 
			
				 340  | 
		
| 
				 县政府金融办  | 
			
				 44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