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乐年鉴2013

残疾人联合会​

发布时间:2016-03-23 15:55:04   来源:史志办
分享:

残疾人康复工作成绩明显   2012年,南乐县的残疾人康复工作成绩明显。发挥白内障无障碍长效机制作用,全年实施免费白内障复明手术240例,每例患者得到实惠1500元以上,总额36万余元。为最困难肢残人免费捐赠轮椅300辆,连续3年共免费捐赠轮椅900辆。为梁村乡东郭村听力残疾儿童王怡萱免费佩戴价值22万元的人工耳蜗,为10名贫困脑瘫儿童在市妇幼保健医院进行康复治疗,为14名贫困脑瘫儿童免费发放矫形鞋,残疾儿童家庭得到实惠36万元。做好残疾人辅助器具配发工作,为8名肢残人免费安装假肢,为8名听力障碍者免费配戴助听器,为310名下肢贫困残疾人免费发放助行器和四脚手拐,为53岁左右的重度脑瘫儿童免费发放幼儿轮椅,共发放辅具331件,残疾人家庭得到实惠16.15万元。开展贫困精神病患者治疗救助工作,对42名贫困残疾精神病患者实行500元和900元不等的免费服药、住院3个月救助补贴4000元,患者家庭得到实惠5万元。开展残疾人低视力康复训练,为300名低视力患者提供诊断、助视器验配、视功能训练等康复服务和康复训练。


加强残疾人培训工作 2012年,县残疾人联合会对120名残疾人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每名学员得实惠900元, 120人实惠金额10.8万余元。对800名农村残疾人及其亲友进行种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无偿提供交通、生活、培训、教师、教材费用,实用技术培训每人得到实惠140元,实惠金额11.2万元。就业培训920人,得到实惠22万元。免费培训残疾人社区康复协调员120名、残疾人就业指导员70名、专职委员110名,培训时间为4天,每名学员得到实惠400元,实惠金额12万余元。向省残联定点教育培训机构输送学员3名,向濮阳市新浩盲人按摩职业培训学校输送学员1名,共为残疾学员节约培训、食宿费用2万余元,培训学员由学校推荐安置就业。争取2012年中央康复扶贫贷款143万元及贴息资金10万元,支持扶助以濮阳市乐燕缸套有限公司为依托的残疾人扶贫基地就业创业。


全面落实扶贫解困优惠政策 2012年,县残疾人联合会进一步落实扶贫解困优惠政策。一是开展送温暖活动。春节前夕,对5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慰问,发放慰问金2万元和价值5000元的面粉、食用油、衣服被褥等慰问品。二是对重度残疾人实施特惠政策。为全县3000余名农村12级重度残疾人代缴养老保险费30余万元,对全县1600余名年满60周岁,符合养老金待遇领取条件的重度残疾人,再给予总额约10万元的补贴。联合县民政部门,将部分城乡残疾人纳入救助范围,每年救助金额达150余万元。与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落实对城镇重度残疾人每年补贴医疗保险90元的特惠政策,为全县42名城镇残疾人办理医疗保险,金额近4000元。三是建立残疾人社会保障长效机制。把用人单位为职工交纳养老保险金作为安排残疾职工的一个基本条件,建立社会保险长效机制。全县共有62名残疾职工办理社会保险。与卫生部门联合,对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纳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单病种报销范围,强化农村残疾人医疗社会保障。四是实施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2011年、2012年为930名下肢残疾人发放燃油补贴24.8万元,解决下肢残疾人出行难问题。五是实施阳光家园计划——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项目。对100名居家安养的重度残疾人进行救助,每人每年救助600元,救助金额6万元。


做好组织建设和助残助学工作   2012年,县残疾人联合会向上级残联争取资金20万元,建成谷金楼乡、元村镇两个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对全县1.33万名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情况、基本保障情况、住房状况等信息进行调查摸底和录入。对60名特困残疾小学生进行救助,每人救助200元,救助总金额为1.2万元。对王佳慧等7名高等院校在校残疾学生按10002000元标准进行资助,帮助完成大学学业。来访36人次,办结率达100%。未发生残疾人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案件。承办国内首部由聋哑青少年演绎的大型杂技神话剧《追寻太阳》演出。


残疾人康复工作成绩明显   2012年,南乐县的残疾人康复工作成绩明显。发挥白内障无障碍长效机制作用,全年实施免费白内障复明手术240例,每例患者得到实惠1500元以上,总额36万余元。为最困难肢残人免费捐赠轮椅300辆,连续3年共免费捐赠轮椅900辆。为梁村乡东郭村听力残疾儿童王怡萱免费佩戴价值22万元的人工耳蜗,为10名贫困脑瘫儿童在市妇幼保健医院进行康复治疗,为14名贫困脑瘫儿童免费发放矫形鞋,残疾儿童家庭得到实惠36万元。做好残疾人辅助器具配发工作,为8名肢残人免费安装假肢,为8名听力障碍者免费配戴助听器,为310名下肢贫困残疾人免费发放助行器和四脚手拐,为53岁左右的重度脑瘫儿童免费发放幼儿轮椅,共发放辅具331件,残疾人家庭得到实惠16.15万元。开展贫困精神病患者治疗救助工作,对42名贫困残疾精神病患者实行500元和900元不等的免费服药、住院3个月救助补贴4000元,患者家庭得到实惠5万元。开展残疾人低视力康复训练,为300名低视力患者提供诊断、助视器验配、视功能训练等康复服务和康复训练。


加强残疾人培训工作 2012年,县残疾人联合会对120名残疾人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每名学员得实惠900元, 120人实惠金额10.8万余元。对800名农村残疾人及其亲友进行种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无偿提供交通、生活、培训、教师、教材费用,实用技术培训每人得到实惠140元,实惠金额11.2万元。就业培训920人,得到实惠22万元。免费培训残疾人社区康复协调员120名、残疾人就业指导员70名、专职委员110名,培训时间为4天,每名学员得到实惠400元,实惠金额12万余元。向省残联定点教育培训机构输送学员3名,向濮阳市新浩盲人按摩职业培训学校输送学员1名,共为残疾学员节约培训、食宿费用2万余元,培训学员由学校推荐安置就业。争取2012年中央康复扶贫贷款143万元及贴息资金10万元,支持扶助以濮阳市乐燕缸套有限公司为依托的残疾人扶贫基地就业创业。


全面落实扶贫解困优惠政策 2012年,县残疾人联合会进一步落实扶贫解困优惠政策。一是开展送温暖活动。春节前夕,对5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慰问,发放慰问金2万元和价值5000元的面粉、食用油、衣服被褥等慰问品。二是对重度残疾人实施特惠政策。为全县3000余名农村12级重度残疾人代缴养老保险费30余万元,对全县1600余名年满60周岁,符合养老金待遇领取条件的重度残疾人,再给予总额约10万元的补贴。联合县民政部门,将部分城乡残疾人纳入救助范围,每年救助金额达150余万元。与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落实对城镇重度残疾人每年补贴医疗保险90元的特惠政策,为全县42名城镇残疾人办理医疗保险,金额近4000元。三是建立残疾人社会保障长效机制。把用人单位为职工交纳养老保险金作为安排残疾职工的一个基本条件,建立社会保险长效机制。全县共有62名残疾职工办理社会保险。与卫生部门联合,对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纳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单病种报销范围,强化农村残疾人医疗社会保障。四是实施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2011年、2012年为930名下肢残疾人发放燃油补贴24.8万元,解决下肢残疾人出行难问题。五是实施阳光家园计划——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项目。对100名居家安养的重度残疾人进行救助,每人每年救助600元,救助金额6万元。


做好组织建设和助残助学工作   2012年,县残疾人联合会向上级残联争取资金20万元,建成谷金楼乡、元村镇两个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对全县1.33万名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情况、基本保障情况、住房状况等信息进行调查摸底和录入。对60名特困残疾小学生进行救助,每人救助200元,救助总金额为1.2万元。对王佳慧等7名高等院校在校残疾学生按10002000元标准进行资助,帮助完成大学学业。来访36人次,办结率达100%。未发生残疾人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案件。承办国内首部由聋哑青少年演绎的大型杂技神话剧《追寻太阳》演出。

(杨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