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乐年鉴2013

交通运输

发布时间:2016-03-23 16:07:02   来源:史志办
分享:

南林高速公路南乐段建设工程开工  2012年6月28,省政府在大广高速和南林高速互通区举行南林高速公路豫鲁省界至南乐段建设工程开工奠基仪式。该段总投资19.5亿元,起点位于豫鲁省界夏紫金村徒骇河东岸,终点在留固店西北与已建成的高速公路S22(安南段)相接,全长33.4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时速12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8米。建成后,南林高速和大广高速呈十字形交汇于南乐县,进一步打通南乐县的对外通道,增强公路交通区位优势。


全年新修农村公路112.9公里2012年初,市政府拨付南乐县专项资金1000万元用于改建农村道路100公里。全年全县完成农村公路建设项目69个,里程112.9公里,受益行政村80多个,受益群众10多万人。一是上级支持,政府主导。100公里农村道路建设任务确定后,县委、县政府在县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每公里补助20万元,按上级要求配足县级配套资金。项目实施过程中,市政府督查局、市交通运输局、县四大班子领导多次听取工作汇报,现场察看进度,帮助解决各种难题。各乡镇政府给予支持和配合,主动做好公路占地和路基清障等多项工作。二是科学规划,精心安排。县交通局坚持重点安排干线公路两侧的通村公路,重点安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附近及农业示范园区附近的道路,连片开发建设,打造农村高质量精品公路网。三是建立台账,责任推进。明确分管领导、责任单位、时限要求,工作推进细化到每周,定期听取责任单位工作汇报,对影响进度的问题,认真分析,及时解决,确保农村公路建设的有序推进。四是加强监管,确保质量。精选施工队伍和监理队伍,把建设项目全部纳入招标范围,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出信誉好、能力强的施工队伍和监理队伍。坚持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和质量保证金制度,督促施工单位树立质量风险意识。每个项目明确一名交通部门工作人员负责施工现场质量监督管理,工程质量情况与责任人福利待遇、补助和评先评优挂钩,发挥业主单位的质量管理作用。主动接受群众监督,邀请项目所在行政村群众代表作为工程质量义务监督员,让群众参与农村公路的质量管理。工程验收采取路基、路面基层和面层三阶段验收法,严格把关,发现质量问题,坚决责令整改,整改不过关,不准进入下道工序。全方位的质量管理确保了工程质量,经对完工项目质量验收,工程质量全部达到合格以上。


农村公路通行状况明显改善 2012年,县交通局强化管理,农村公路通行状况明显改善。一是搞好宣传。以爱路护路、珍爱生命为主题,组织路政执法人员通过悬挂条幅、刷写标语、出动宣传车等形式,在4条县道及公路沿线乡村,加强对《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让广大群众了解路政管理的有关规定,认识到保护农村公路的重要性。二是抓好4条县道的日常养护。加强养护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工作标准,严格检查考核,考核情况与工资报酬挂钩。辞退连续几次考核名次排在最后的两名养护员,体现干好与干坏不一样。三是打造养护亮点,实施样板带动。开展文明示范路和养护样板乡创建活动,对4条县道全部进行标准化养护管理,出动铲车、挖掘机、三马车等机械清扫路面,清理占道堆积物,整修路肩边坡,完善公路标牌等附属设施,施划道路标线,搞好道路绿化涂白。全年在县道侯齐路和王城路上共补栽路树3000多棵。对路况较差的县道吴黄路G106—寺庄段和县道侯齐路寺庄—佛善村段共计11公里的路段实施挖补罩面大中修。4条县道成为全县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样板。对乡村两级农村公路的管护,县交通局要求每个乡镇至少建成一条不少于10公里的养护标准化路段,农村公路脏乱差的现象得到有效治理。四是做好路政综合治理工作。组织路政管理人员加强道路巡查,做好三夏三秋及汛期等时段道路保通工作。查处一批占用、损毁农村公路的案件。全年共查处和制止在公路上打场晒粮5160起,占用损毁公路案件12起,占用公路建筑控制区案件2起,修复比较大的水毁90多处。五是加大流动治超的工作力度。通过加大巡查频率、公布举报电话、实行群防群治、采取行政强制等措施,加大执法力度。全年共查处各类超限超载车辆220余辆。


道路运输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2012年,县交通局全面提升道路运输管理工作水平。县运管所先后被省纠风办、省交通运输厅评为全省人民群众满意的基层站所和全省道路运输管理工作先进单位。一是开展“打非治违”、“旅游包车客运专项整治”、“城区客运秩序专项整顿”等活动,规范全县客运市场秩序。注重客运源头管理,督促客运站加强对营运客车的监管。组织运政执法人员加强流动稽查,对无证经营、乱停乱站、串线经营、站外经营等各类违规经营行为严肃查处。全年共查处各类违章车辆130多辆次,上报市运管处20辆。二是积极规范和引导货运行业发展。将全县18家货运信息部的有关数据输入河南省物流信息系统,加强对物流信息经营单位的管理。完成全县客运车辆GPS安装工作后,启动对货运车辆GPS的安装工作,基本实现对货运车辆管理的联网联控、动态监管。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节能减排政策,对能耗超标的运输车辆不再予以营运许可,引导经营企业选用节能型车辆,推行拖挂、甩挂运输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货运车辆运力结构逐步优化。三是开展全县维修行业的整顿治理。对全县二、三类维修业户进行拉网式检查,对超范围经营、店外经营、换件代修理等违规经营现象,下发整顿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组织辖区内维修从业人员22人参加由市机动车维修行业协会举办的资格培训,并全部取得从业资格证,提高了维修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四是做好春运、“五一”等重点时段客运高峰的乘客输送工作。客运高峰期间,采取加强调度、增加运力、增加班次、加强安全管理等多种措施,实现广大乘客走得了、走得安全、走得有序、走得满意的工作目标,没有发生乘客滞留现象。五是落实客运燃油补贴发放工作。全年发放燃油补贴2次,对133辆班线客车发放补贴款606.83万元,城乡公交49辆发放补贴款109.17万元。2012年,新增营运货车755辆,货车总量达到5455辆,完成货运量247万吨,货运周转量34430万吨;客运量175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2623万人次。


社会客车站年客运量148.92万人次 2012年,县交通局按照客运站“三优三化”的服务标准,明确岗位职责,完善规章制度和服务措施,站务管理进一步规范,服务进站客车和广大乘客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完善进站车辆的管理台账,定期召开培训会,加强对全体司乘人员的教育培训,使他们自觉遵守站内的各项规定,服从站务人员的管理,守法经营,安全营运。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按照客运站“三不进站”、“五不出站”的管理规定,对进出站车辆实行一车一检,严查乘客超员、“三品”上车、客车带病营运等安全隐患,确保客运安全生产。全年进站客车136辆,共计发放班次12.41万次,完成客运量148.92万人次,创收58万元。


和谐交通建设有进步 2012年,县交通局先后答复和处理县人大代表建议5份,县政协委员提案3份,县委书记信箱信访件4份,县信访局交办信访件5份。完善和落实门卫管理制度、夜间和节假日值班制度,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四项机制”、“三关一排查”和“三关一监督”等工作要求。全年组织开展交通系统安全生产大检查6次,启动货运车辆GPS的安装工作,落实道路运输、公路项目施工和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全年无重大交通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加强部门自身建设 一是开展“一创双优”教育活动,转变工作作风。2012年,县交通局开展学雷锋活动、百日攻坚活动、查找工作失误事例活动、“如何当好一把手论坛”等活动,提高职工素质,转变工作作风。二是以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和廉政风险防控为抓手,提高反腐倡廉工作水平。2012年,县交通局被定为全县廉政文化进机关和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试点单位,办公桌上摆放廉政日历,办公电脑使用廉政桌面、廉政屏保,办公楼走廊悬挂40多块廉政标牌和字画。组织全体干部职工从本职岗位查找廉政风险点508处,制定廉政风险防范措施50余条。以开展“阳光南乐”活动为载体,加强党务政务公开工作,对组织人事、党建、廉洁自律承诺、财务支出及“三重一大”工作情况,每季度定期公开,主动接受监督。三是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载体,全面加强党建工作。组织各基层支部和全体党员开展公开承诺,完成局党总支和局机关、农村公路管理所、工贸公司、大修厂4个支部的换届选举工作。组织6名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7名培养对象转为预备党员,2名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四是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开展上街擦洗交通护栏、节能减排宣传、文明交通志愿行动等;在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弘扬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派驻1名科级干部,开展助推农村发展的“3 1帮扶活动,在近德固乡睢庄村的道路建设、农业发展、群众致富等方面,力尽所能。参加全县“凤凰城杯”全民健身运动会。举办“喜迎十八大·清风颂党恩”演讲活动。10月,县交通局通过市级文明单位复查验收。

(郭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