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合作
概况 2012年,南乐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简称县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207607万元,比年初净增41609万元,增幅为25.07%,完成县政府下达年度目标20000万元的208.05%。各项贷款余额121397万元,比年初净增22000万元。其中,农业贷款余额83374万元,占比达82.44%。年内,累计发放各类贷款91667万元。其中,农业贷款76232万元,占比达83.17%,完成县政府下达年度目标60000万元的152.78%。县联社先后被省联社授予“2011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被市农信办授予“2011年度会计管理先进县级行社”和“2011年度目标管理考评三等奖”称号,被市国税局、地税局授予“信用A级纳税人”称号。
达标升级目标完成 2012年,县农信社在达标升级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的情况下,坚持抓早、抓紧、抓出成效。一是召开会议,确定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增强工作责任感。二是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方案,按月对各项指标进行跟踪监测。做好资产置换,加快股权改造,加大清收不良贷款力度,积极争取优惠政策,推动达标升级工作。8月,完成股权改造工作,股金余额10482万元,全部为自然人投资股。12月末,完成资产置换工作,县政府以160.81亩国有建设用地、37074平方米房产置农信社不良资产36800.80万元。三是资本实力增强,股权结构合理,各项监管指标更加优化,为组建农商行目标的迈进奠定基础。
加大信贷支农力度 2012年,县农信社简化贷款手续,开辟信贷业务绿色通道,开展春耕生产、抗旱浇麦、“三夏生产”等下乡服务活动,成立 “支农服务小分队”,奔赴农业生产一线“送资金、送信息、送服务”,支持“三农”产业发展。调整信贷投放结构,合理增加授信额度,使贷款的产业配置、区域配置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协调,重点支持千口陈村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福堪瓜果特色农业园区、张果屯草莓种植基地、西邵节水莲藕示范区、寺庄和美肉鸭养殖等特色农业和优势产业。
为重点企业贷款31635万元 2012年,县农信社开展“企业服务年”、银企“1 1”帮扶活动,组织信贷人员深入企业调研,了解全县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信贷资金需求情况,结合农信社在贷款调查、审查、审批方面的自主性、灵活性较强等特点,向发展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中小企业营销贷款。支持农业产业化项目包括白酒酿造、畜牧养殖、粮油购销、饲料加工、屠宰加工、食品加工等,工业项目包括化工制造、机械制造、建材加工、服装加工等,建设项目包括房地产、商贸等。帮助华泰建材、向阳服饰、宏业化工等企业破解融资难题。年内,累计向全县60家重点企业投放贷款31635万元。
扶持特定群体创业致富 2012年,县农信社与县人社局联合,办理小额贴息贷款,扶持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与团县委、县妇联联合推出 “农村青年创业致富贷款”、“巾帼妇女创业贷款”等支持特定群体、促进社会和谐的贷款品种,成为农村妇女、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等人员自主创业的“加油站”、闲散劳动力实现就业的“助推器”。累计发放小额贴息贷款2.3亿元,扶持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等共计3100多人。发放“支持巾帼致富贷款”2825万元,先后帮助640多名农村妇女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资金难题。支持元村镇蔡庄村返乡农民工李靖创办濮阳市向阳服饰有限公司。
全面落实惠农政策 2012年,县联社开展帮扶活动,推动新农村建设。一是按照县政府“3 1”帮扶工作安排,定点帮扶元村镇留胄村,共向该村投放贷款320万元,支持农户发展种养业等项目,并提供致富信息。二是累计投入8.6万余元,先后开展金秋助学、关爱留守儿童、关爱残疾人、捐献造血干细胞、扶贫帮困送温暖、新农村建设“1 1”帮扶、金融知识普及宣传、美化城市环境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0余次。三是实施“自助设备落户乡镇”工程。全县农信社共有19台自助设备上线运行,实现 “一社一机”;谷金楼、张果屯两家信用社还安装存、取一体机,改变农村“有卡无机”的现状。四是开展助农取款工作。在全县322个行政村设立便民服务站,安装POS机具,实现农户“缴纳保费、办理取款、查询余额、参保登记”四项业务办理不出村。五是在各网点设立 “惠农补贴专项窗口”,安排专人为办理业务的客户提供相关政策、资金缴存、参保、支取等业务咨询。年内,累计发放农民粮食直补11.4万户、金额6411万元,发放土地深耕补贴7812户、金额89万元,代收新农保养老金60770户、金额3285万元,补发2011年度新农保养老金57116户、金额1360万元,发放家电下乡补贴、汽车下乡补贴、五保低保补贴等涉农资金近亿元,确保惠民资金及时、足额地发放到农户手中。
创新信贷品种 2012年,县农信社创新信贷品种,扩大服务领域。一是在开办小额农户贷款、企业(商户)联保贷款、公职人员保证贷款、小额贴息贷款等信贷业务的基础上,开办“金燕快贷通”新业务,推出住房按揭贷款、汽车经营性贷款等业务新品种,使信贷业务辐射到农民生产、商户经营、企业发展、居民消费等各个领域。评定“金燕快贷通”授信客户62户、授信金额640万元,办理“金燕快贷通”业务30笔、贷款余额310万元;办理住房按揭贷款129笔、3161万元;发放汽车经营性贷款126笔、2600万元。二是扶持农业产业化项目上水平。全县农村信用社立足区域优势,支持高效农业项目和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在支农服务方式上向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目标推进,推出 “公司 农户”贷款新品种,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带动全县20多个农业专业化村和近百个农业合作组织走向规模化经营,为县委、县政府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出突出贡献。以千口乡陈村蔬菜种植基地为例,累计在该村投放贷款760万元,帮助农户发展绿色产业;帮助该村成立和丰蔬菜专业合作社,并向该社贷款300万元,帮助其扩大种植规模,新建300亩集育苗、展示、示范、推广为一体的核心种植园区和占地20多亩的标准化蔬菜批发交易市场。
(孙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