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012年,县安委会按照县委《关于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暂行规定》,落实党管安全制度,明确各级领导及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强化行政首长负责制,在县政府、各乡镇和县直各单位均实行 “一岗双责”。2月24日,召开全县安全生产年度工作会,县政府与12个乡镇政府、24个县直单位和10家重点企业签订目标保证书,将市定目标进行科学分解,逐级落实。年内,全县发生各类事故30起,死亡4人(全部是道路交通事故)、伤31人,工商贸企业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事故起数、伤亡人数比2009年的87起、死亡6人、伤46人分别下降65.5%、50%、32.6%,工商贸企业连续两年实现零伤亡。
开展“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2012年6月5日,县安委会举办“安全生产月”咨询日宣传活动,30余家成员单位在县城昌州路设置展台30余个,发放宣传单和资料5万多份,接受群众咨询2000余人次。组织参加市安委会安全生产知识电视竞赛;多个企业和学校进行应急演练;各乡镇和有关单位购买安全生产挂图和光盘200余套。
强化教育培训 2012年,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举办烟花爆竹零售、危险化学品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公共聚集场所负责人以及一般企业负责人和安全员等5期培训班,共培训600余人。10月17~19日,与县人社局联合,采取上门服务的形式,对东大食品、华泰建材、宏业化工、县中心医院、县电业局等单位的600余名职工进行工伤预防知识培训。240余名电工、焊工和转载机司机等特种作业人员经过培训考核合格,保证特种作业人员全部持证上岗。
加强安全日常监管 2012年,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坚持落实企业主体、部门监管、属地管理“三个责任”,加大安全防范、安全监管、责任追究“三个工作力度”,先后开展三次安全大检查。第一次安全大检查。2011年12月31日~2012年3月15日,共组织检查组438个,抽查企业(单位)629家次,排查隐患763处,当场整改576处,下达整改指令书127份。加强对烟花爆竹经营的安全管理,对3家烟花爆竹批发企业,派专人盯守,包排查、包整改、包落实;对有证零售点,合理布点、集中培训、依法限期销售。共检查烟花爆竹储存仓库15家次,检查烟花爆竹零售网点162家次,查出隐患22处,当场整改16处,下达责令整改指令书2份。共查处4起违规储存烟花爆竹案件,移交公安机关销毁非法产品200余箱,行政拘留2人,取缔非法零售点7个。第二次安全大检查。4月26日~5月24日,共组织检查组135个,督查组6个,检查企业752家次,查出事故隐患376处,当场整改270处,限期整改106处,下达整改指令书70份。开展校车专项整治,全县新添置校车57辆,全部为自费购置,共投资700余万元。第三次安全大检查。9月7日~10月31日,抽查一般企业37家次,查出事故隐患68处,当场整改53处,限期整改15处,下达责令改正指令书4份;检查危险化学品企业15家次、烟花爆竹经营(批发)企业6家次,查出隐患43处,当场整改35处,限期整改8处。县住建局对全县建设工程施工现场进行重点检查和抽查,对安全措施不落实、安全管理不到位的企业依法查处,查出事故隐患34处,当场整改5处,下发整改通知书7份。县公安局在交通事故多发路段增设十余个警示标志;对过往车辆超速超载、非法营运等进行重点打击,拘留3人,罚款20车次。县教育局由安全办全体人员和部分乡镇中心校主抓安全校长8人组成2个检查组,检查208所中小学、101所幼儿园,做到 “哪里有学生,查到哪里”,检查的重点为校舍及教学设施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安全保卫、安全责任制的落实等。交通局把农村公路、公路桥梁、车站、运输等作为大检查工作的重点,排查安全隐患15项。公路局排查干线公路101公里、桥梁17座、涵洞109处、治理隐患14处,处理路面坑槽1500平方米,处理干线公路水毁865平方米、元村街坑槽2080平方米,对17座桥梁建立桥梁档案,更换指示、警示标志25根,清理路障36处。农机局加强农业机械安全生产宣传行动,发放资料2000余份;同时,对参与秋季作业的农用机械按照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进行安全技术检验,严查拼装、超载、非法载人、无牌无证行驶等违法行为。
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 2012年,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成立“打非治违”领导小组,制定方案,召开专题会议,突出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特种设备、城镇燃气等高危行业领域,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分级负责的工作机制,明确打击重点和部门职责,坚决治理纠正各类违规违章行为,做到发现一处、打击一处、整治一处、巩固一处。5月25日和8月1~3日,开展两次集中行动,配合县公安局、县工商局、县商务局、县住建局等单位,对106国道、省道、安济公路及卞张路、吴黄路(南乐段)两侧的无证无照加油站(点)开展集中打击专项行动。共出动执法车辆40余辆、70余人次,对10家非法加油站(点)采取查封、断电措施,现场拆除非法加油站(点)6家,查封流动加油车1辆,依法对福堪镇辖区内一违法加气站进行现场查封。8月17日,濮阳市政府“打非治违”督导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察看等形式,对南乐县的“打非治违”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安全创建”工作成绩明显 2012年,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把安全创建作为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最重要手段。在上年的基础上,又确定20%的乡镇、行政村、学校、企业开展安全创建工作。乡镇以落实“1234”目标为重点(即至少一间办公室、至少两名专干、至少三万专项经费和四个创建示范点),在企业、学校、农村中,以落实“四个一”为抓手(即一间办公用房、一名安全专干或一个安全机构、一条宣传长廊、一套办公设备),全面推进基层安全创建工作。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分层次、分行业进行再动员、再安排,形成人人了解创建、支持创建的氛围。企业、学校、村庄开展 “安全生产教育室”、“安全文化一条街”、“安全文化长廊”建设工作,建成“安全生产教育室”26个。8月22日,市政府“安全创建”观摩团一行30余人到南乐县观摩督导“安全河南创建”持续开展情况。观摩团先后到县职业中专、永乐生物有限公司、谷金楼乡政府、谷金楼乡后陈村等4个创建点,就安全创建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硬件建设、安全防护用品配备、档案资料管理、安全文化宣传氛围的营造、教育培训等方面进行观看,对南乐县的“安全河南创建”持续开展情况给予高度评价。11月10日,县安委会对3个乡镇、70个村、30家企业和44个学校共147个创建单位进行检查验收,各创建点均达到安全创建的相关标准。
规范烟花爆竹零售经营点36个 2012年,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规范全县烟花爆竹零售经营市场。经过清理整顿、严格审批等程序,在全县依法设立36个常年零售烟花爆竹经营点,将原来在闹市中的经营点全部搬出。
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2012年,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在每个行业树立典型企业,为同类企业有效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树立标杆和样板,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举办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培训班,聘请市安全专家为企业提供现场咨询。全县共有5家危化企业通过三级标准化验收,2家一般企业完成标准化自评。开展安全生产“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专项督查行动,要求2010年以后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全部完善“三同时”手续,并报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备案。
开展职业健康监测检验工作 2012年,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对企业的职业卫生工作情况调查摸底,要求企业健全职业卫生工作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建立职业卫生基础档案。印发《职业病防治法》,要求棉纺、面粉、饲料、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申报。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全部进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申报工作,其他行业企业有12家与濮阳安凯职业危害检测公司签定检测意向。企业对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的培训率达100%。产生职业危害因素的企业全部履行告知义务,设置公告牌和相应的警示标识。
(刘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