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乐年鉴2013

产业集聚区建设

发布时间:2016-03-23 16:27:13   来源:史志办
分享:

全年完成投资51.56亿元 2012年,南乐县产业集聚区共完成投资51.56亿元,占市定目标40亿元的129%。其中,基础设施投资5.1亿元,占市定目标5亿元的102%;产业投资完成46.46亿元,占市定目标35亿元的133%,超额完成全年市定目标。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成5.1亿元 2012年,南乐县产业集聚区基础配套设施投资完成5.1亿元。一是开工建设鸿宇路西延、工业路东延、东南环路等3条道路20公里,配套铺设供排水管网、雨污水管网、天然气管道,埋设通讯线路,架设供电线路,与县城路网无缝对接,形成“八横四纵”产城一体的道路网络。二是建成总面积1200平方米,集声、光、电于一体的高标准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展览馆。三是占地400余亩,集住宿、餐饮、购物、医院、学校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区开工建设。其中,行政服务中心1.2万平方米的综合办公楼配楼主体工程基本完工,用于企业职工住宿的11栋公租房建成8栋。四是占地180亩的标准厂房区建成4.32万平方米的多层标准化厂房,并全部投入使用,共入驻服装、家具、食品、包装等各类企业16家。五是规划占地300亩的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园,有5家企业入园建设。六是日处理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和110千伏敬贤输变电站工程开工建设。七是绿化园区道路面积3.7万平方米,园区绿化面积达到21万平方米,栽植各类绿化植被3.6万棵。


招商引资签约合同额49亿元   2012年,南乐县产业集聚区采取产业招商、小分队招商、亲情招商等招商方式,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实际利用外资完成1069万美元,引进省外资金7.02亿元,对外贸易出口总额完成887万美元。签约项目17个,招商引资签约合同额49亿元。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1个。其中,15亿元项目9个,510亿元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项目1个。


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2012年,南乐县产业集聚区新开工项目21个,新投产项目17个,在建项目17个。新开工项目分别是:中国500强企业新希望六合集团投资1.8亿元的年屠宰肉鸭1500万只、肉兔300万只及牛肉食品加工项目,濮阳市龙丰布业有限公司投资1.3亿元的布艺项目等21个。新投产项目分别是:投资6亿元的南乐金苑面业有限公司日处理1800吨小麦,年产2万吨高档挂面的专用面粉加工项目;投资1.6亿元的南乐博奥药业有限公司库存5万箱,年处理能力17万箱,流通商品规格超过2万种,年销售产值5亿元的物流项目;投资1.1亿元的南乐县博大纺织厂年产2000吨绵纺制品项目;投资1.2亿元的濮阳市江源齿轮制造年产3000套齿轮项目;投资1.05亿元的濮阳市牧鹤饲料年产30万吨预混饲料项目等17个。在建企业分别是:投资5.5亿元的闽泉金属一期建设基本竣工,厂房、办公楼投入使用,节能加热炉φ520轧机、φ450轧机、φ380轧机、冷库、材料试验机等主要设备安装完毕,5万伏高压线、6万伏高压电缆线架设完毕;投资1.26亿元的京良饮料冷库、B-1B-3C-5C-8厂房基础工程全部结束并通过验收,购置配电设施、压缩机等设备。规划面积540亩的中小企业企业园进展顺利,慕龙草辫、黑贝女装、诚信饰品等15家企业通过县产业集聚区入区评审。


12栋标准厂房新入驻企业13家   2012年,南乐县产业集聚区在原有10栋标准厂房的基础上,于6月新建2栋标准厂房。12栋标准厂房全部投入使用。为吸引企业入驻标准厂房,管委会完善标准厂房的供电、供水等设施的建设,并结合实际情况出台减免房租、物业管理费等优惠措施,对入驻企业因安装设备或生产需要需改建或作局部改动的,协调建筑方和企业。制定标准厂房管理相关制度,通过在企业入驻时采取签订租赁协议的方式,对入驻企业的行为和义务进行明确规定,有效保障标准厂房的规范化管理。年内,标准厂房共入驻企业13家,其中7家投产。


产业集聚区扩区规划方案通过省审批

2012年,南乐县产业集聚区邀请相关专家座谈论证,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扩区规划,并协调发改委、土地局、住建局等有关部门,编制扩区规划方案,将县产业集聚区现有的6.5平方公里的规划面积调整为12.8平方公里。 6月,上报省有关部门审批,10月,通过审批。


设立产业集聚区统计办公室   2012年,南乐县产业集聚区设立统计办公室,明确3名专职人员,配备办公设备。统计办公室“三区规范化建设”通过省统计部门的综合验收。为保证上报省、市发改委和县统计局、住建局、财政局5套报表各项统计数据的质量,统计办在每周上报前,都深入企业项目工地摸排建设情况,制定上报预案,进行预报,确保完成年度各项经济社会统计目标。实施项目入库管理,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共入库81个。


产城互动初具规模 2012年,南乐县产业集聚区产城互动初具规模。一是占地1300亩,总投资8.6亿元的迁村并居凤凰城社区一期工程共44栋中式古典徽派建筑(四层叠加式别墅)安置房和一个社区服务中心基本完工。二是对产业集聚区范围内北关、北坟等5个行政村新规划迁村并居龙昌苑新型社区。该社区占地744亩,总投资10亿元。


做好各项观摩评比工作 2012年,南乐县产业集聚区按照濮阳市“对手赛、联手赛”的要求,认真谋划各项工作,多次去“对手赛”对手清丰县实地了解工作情况,并适时与市有关部门协调沟通,做到知己知彼。同时,及时完善改进工作,在观摩中做到积极主动、心中有数,在前三季度观摩中,取得良好效果。在第三季度观摩中,获得“对手赛”第一的好成绩,获得市政府20万元资金奖励。


成立中共南乐县委产业集聚区工作委员会 2012年,南乐县产业集聚区按照省、市编制部门的批复意见,成立中共南乐县委产业集聚区工作委员会(简称产业集聚区党工委)。产业集聚区党工委受县委委托领导和指导区内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批准区内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设立;审批区内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关于召开党员大会的报告,并参与大会,会后审批选出的书记。产业集聚区党工委以加强党组织网络建设,开展“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带妇建”等活动为中心工作。8月,采取产业集聚区党工委推荐、职工党员群众联名举荐、个人自荐等办法,为产业集聚区企业党组织选拔出党支部书记,建成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产业集聚区共有各级各类党组织13个。其中,除区党工委外,产业集聚区管委会机关党支部1个,区内企业党支部有12个,党员111名。


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2012年,南乐县下大力气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一是优化服务环境。按照“一切为项目服务、一切为项目让路、一切为项目放行”的原则,深入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各项工作,并将服务前移。坚持企业首席服务员制度,实行大项目分工负责制和专人追踪服务制。在项目注册登记、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由首席服务员分包企业,定期深入企业生产第一线,了解企业建设、生产、经营状况,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县政府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听取首席服务员的工作汇报,对涉及多个部门的困难和问题,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并协调有关部门予以解决,确保服务企业工作落到实处。二是优化招商环境。县产业集聚区与县招商局紧密合作,深入宣传报道,全面提升南乐县产业集聚区形象。年内,共有6家企业达成初步投资意向。三是优化舆论环境。县产业集聚区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多角度宣传报道破难攻坚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及时曝光反面典型案例。年内,发布新闻公告6条、电视讲话3次、新闻专题5期,增强社会各界对产业集聚区工作的知晓率,为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张 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