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生产
全年新增设施蔬菜面积2.1万亩 2012年,南乐县万亩以上蔬菜园区3个,千亩以上蔬菜园区7个,全年新增百亩以上蔬菜园区20个,设施蔬菜面积达到8.9万亩,节水莲藕面积达到2万亩,蔬菜专业村发展到100个。全县新增设施蔬菜面积2.1万亩,其中节水莲藕面积新增5920亩。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开发一批名、优、特蔬菜产品,打造出南乐县西邵莲藕、福堪瓜菜、张果屯草莓、梁村乡香瓜为特色的白莲白、青菜青、草莓红、香瓜香的新特色,形成张果屯烟之东、杨村赫庄—南部“草莓”,西邵刘苑村、寺庄北渠头庄—北部“莲藕”,千口陈村、韩张南高庄—东部“西红柿”,元村西审什、粱村安庄—西部“香瓜”,近德固张庄、城关姚庄、寺庄苏岳村、谷金楼梁方等基地彩椒、橄榄、黄瓜、芹菜、豆角等—中部“青菜”,福堪刘吕村、郭吕村—三省交界“西瓜”的“南莓、北莲、东红、西香、中青、福瓜 ”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新格局。
打造精品蔬菜园区 2012年,南乐县筹措300万元,通过政策扶持、参观外地经验、改善路水电等方式,重点对张果屯草莓万亩示范园区、千口乡陈村樱桃西红柿园区、韩张镇南高庄设施蔬菜园区、福堪镇万亩大棚西瓜蔬菜园区、西邵乡万亩莲藕园区进行全面打造,提档升级,达到示范一点、带动一片、轰动一方。
全年新增无公害产品认证10个 2012年,南乐县西邵乡王西邵的黄瓜、西红柿、辣椒、丝瓜、苦瓜,福堪乡刘吕村、郭吕村的大棚西瓜,张果屯烟之东草莓和后孙黑蔬菜基地的西红柿、千口樱桃西红柿、元村胡萝卜10个蔬菜品种新申报为无公害农产品。全县无公害蔬菜产品认证达20个。西邵莲藕基地、福堪西瓜基地、张果屯草莓基地、千口樱桃西红柿基地等14个基地被省农业厅授予“全省无公害农产品(蔬菜)基地”。寺庄苏岳村蔬菜出口到新加坡。
开展技术服务活动 2012年,县蔬菜中心开展进乡镇、进基地、进大棚“三进技术服务活动”,积极“走出去、引进来”,开展“一创双优促发展、送技术服务到田间”活动。聘请山东聊城蔬菜专家到南乐县为农户讲课4次,组织技术人员到各乡镇及蔬菜专业村举办培训班32期,开展党员志愿者送技术下乡150次,巡回12乡镇授课26期,参训5600余人次。利用集市在繁华街道设置技术咨询台、制作展版,宣传蔬菜发展和蔬菜食用安全知识10次,下发宣传资料5万余份,“三进技术服务活动”现场指导蔬菜生产15次。
在全省率先建立设施农业保险制度 2012年,县蔬菜中心进一步健全蔬菜温室、大棚风险保障机制,探索设施农业保险办法,以减少火灾、爆炸、暴风、雪灾、雹灾、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南乐县在全省率先建立设施农业保险制度,提高了抗风险意识,消除了种菜农户的后顾之虑。
蔬菜批发市场建设有进展 2012年,县蔬菜中心利用南乐县没有蔬菜批发市场的“空白点”,吸引外出创业成功人士投资设施蔬菜产业。城关姚庄、寺庄苏岳村等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建设精品园区,有效带动蔬菜产业的大发展,开辟了蔬菜销售新渠道,成为南乐县设施蔬菜发展的新引擎。规划福堪乡福海绿色果蔬批发交易市场建设土地,打80米深水井一眼,公司完成注册。
全年推广蔬菜新品种8个 2012年,县蔬菜中心加强蔬菜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的引进工作,搞好试验、示范,做好推广应用。全年推广蔬菜新品种8个,引进西红柿新品种“粉达kty”、彩椒、顶峰大椒等蔬菜新品种,在寺庄、城关、梁村等蔬菜基地试验示范。推广应用蔬菜新产品、新技术5项。
加强无公害蔬菜质量监测工作 2012年,县蔬菜中心坚持每半月到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检测一次,每周到蔬菜批发市场检测一次,及时将检测结果报送给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全年共开展进基地、进超市、进市场监测蔬菜50余次,从源头上治理蔬菜质量安全。春节、中高招期间,在超市、市场和基地悬挂“无公害蔬菜检测牌”,对于超标蔬菜,严禁在市场上销售。购置检测仪器和药品,强化检测人员业务培训,加强无公害蔬菜支撑体系建设和监测站的质量控制能力。建立基地蔬菜产销登记制度,做到进出有台帐、流向有备案、使用有记录。制定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技术规程,完善蔬菜质量安全例行检测制度。全年共抽取样品110批次,取样检测520个品种,专项治理农药残留超标,确保城乡居民食用蔬菜安全。
(石晓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