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乐年鉴2013

气 象

发布时间:2016-03-23 16:30:45   来源:史志办
分享:

概况 2012年,南乐县全年年平均气温正常,年降水量偏少,年日照时数正常。冬、春、夏、秋四季气温均属正常;降水量冬、秋季显著偏少,夏季正常,春季偏少;日照时数冬、春、夏秋季均正常。全年出现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在85日。由于夏季后期寡照,对秋作物发育极为不利。


气候特征 一是气温。南乐县全年平均气温13.3℃,与历年平均气温13.4℃相比低0.1℃,异常度为-0.2,属正常年份。全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0.3℃,出现在613日,开创2009年后又一次新高。季内最高气温≥35.0℃的高温日数为18天,比2011年多10天。最高气温≥38.0℃的酷热天气1天,出现在613日。高温日数多于历年同期,但前期少雨、晴朗、湿度小,闷热天气较少,人体舒适度较好。全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4.0℃,出现在1223日。全年最低气温≤-10.0℃的日数为8天,23天,125天。连续的低温日数对病虫害越冬不利,但也对缺墒的冬小麦造成一定影响。初霜日出现在115日,终霜日为43日,全年无霜期达215天。二是降水。全年降水量为415.6毫米,较历年562.1毫米少146.5毫米,降水距平百分率为-26%,属偏少年份。夏季的降水量正常;冬、秋季降水显著偏少;春季偏少。年内最长连续降水日数为4天,降水量30.4毫米,起止日期7710日;一日最大降水量为64.9毫米,出现在85日。年内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为44天,起止日期为117日~229日,导致冬季小麦越冬期间旱情出现。三是日照。南乐县全年日照时数2310.1小时,较历年同期均值2386.2小时少76.1小时,日照异常度为-0.4,属正常年份。冬、春、夏、秋季日照时数均正常。全年日照充足利于人们生产生活和作物生长发育。


气候事件 一是干旱。干旱贯穿2012年全年,冬季前期降水偏少, 1月17~229日连续44天未降水,冬小麦出现较为严重的旱情。426日~511日、513日~28日连续16天无降水,且气温持续偏高,光照良好。田间正处于小麦孕穗和灌浆成熟时期,作物需水量大,田间蒸发量随气温逐渐增大,所以田间失墒很快,全县50多万亩土地不同程度的呈现中度干旱迹象。干旱对后期小麦品质和千粒重有一定的影响。干旱对后期秋作物的出苗发育也极为不利,部分坡地和水利条件差的地段小麦因缺水出现过早枯死,影响产量,秋作物也难于套种。夏季一大特点也是干旱,是近几年少见的。67月与常年降水量相比偏少79.7毫米,特别是6月降水异常偏少,使秋作物从种植到发芽出苗生长都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农民在秋作物出苗后多次灌溉,增加了农业成本。5月下旬土壤墒情遥感监测分析看出,全县受旱面积达到96%9月中下旬~10月上旬是秋作物发育成熟的关键时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但912日~1010日降水量仅为4.6毫米,降水日数仅为6天,再加上10月气温偏高,致使田间土壤水分流失较快(据928日在玉米地测墒:020厘米深度土壤含水量为10%左右,3050厘米不足10%),形成秋旱。二是大雾。冬季出现大雾天气15天。其中,201112月出现5天,分别为1日、34日、2829日;1月出现8天,分别为1011日、1520日;213日、22日。2011122829日最小有效水平能见度仅40米,且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交通运输,多交通事故发生,加大了保险行业的赔偿支付金额。长时间的大雾天气,不利于煤烟等空气污染物的扩散,致使一氧化碳中毒、呼吸道等疾病的发病率较高。秋季出现5次大雾天气。其中,93次,分别是22日、23日、27日;102次,分别是8日、27日。大雾最小能见度为102760米。每次大雾都是生成快,结束快,持续时间不长,对交通安全影响不大,无重大事故发生。三是大风。春季323日、424日出现大风天气,风速分别为20.8/秒、20.2/秒。34月正值小麦生长拔节期,植株不高,未造成灾害。四是寡照。夏季7月下旬和8月,天气多阴雨,寡照严重。8月是秋作物授粉、孕穗和成熟期,寡照使作物得不到足够的阳光照射,不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影响了秋作物的长势和未来果实的品质。寡照造成霉菌进一步滋生,玉米霉病穗增加,由于玉米秋作物形体已经长成,不利于喷药防治。寡照对秋粮影响较大。

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南乐县的夏粮主要是小麦,麦播时间在201110月下旬。10月下旬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导致小麦播种较常年晚了10天左右。201111月份气温正常,降水异常偏多,及时补充了田间墒情,使小麦冬前分蘖较好。由于秋播延迟和冬季气温整体偏低,2012年小麦长势较去年略差,但好于历年平均。2月中旬,小麦开始返青,全县掀起科学抗旱浇麦高潮。小麦返青后,通过田间水分补充,气温正常、光照条件好,利于小麦的拔节生长。根据2月下旬EOS/MODIS卫星对全县土壤墒情监测结果来看,墒情适宜面积比例为95.6%,偏湿比例为4.4%,小麦长势监测结果为一类苗23.3%、二类苗43.8%、三类苗32.9%3月降水偏少,5月降水异常偏少,对个别水利条件达不到的地段,墒情持续偏差,对小麦的生长发育极为不利,但大多数地块由于水利条件较好,苗情转化较快,南乐县小麦总体长势较好,苗情在全市最好。但是4天大雾天气使全县小麦霉穗比例有所增加。5月是全县小麦灌浆成熟期,降水仅有5.0毫米,较历年同期异常偏少,对农业影响大。夏季前期降水过程偏少,夏粮收割期间天气一直晴好,利于夏粮颗粒归仓。5月下旬~6月上中旬是夏玉米、大豆、棉花等作物播种期和移栽期,期间降水偏少,墒情差,对苗情有不利影响。6月下旬~7月上旬夏玉米处于七叶——拔节期,大豆处于第三真叶——旁枝形成期,期间气温正常、偏少的降水难以补充田间墒情,对秋作物生长不利。经过人工补充田间墒情和影响天气作业的共同努力,旱情得到缓解,全县6月遥感信息显示旱田墒情适宜。7月中、下旬,夏玉米处于拔节——抽雄期,大豆处于旁枝形成——开花期,期间气温、墒情适宜,光照充足,对秋作物有利。8月中上旬作物处于抽雄——吐丝期和授粉的关键时期,连续降水和寡照影响作物产量。进入8月后降水增多,气温偏低、光照偏少,对玉米灌浆攻籽、大豆鼓粒、棉花作秋桃、裂铃等不利,也造成田间杂草滋生。9月气温正常、田地墒情较差、光照条件好,不利于秋作物后期的生长及成熟。10月晴好天气对秋收及晾晒极为有利。10月上中旬气温偏高,降水日数只有2天,对夏玉米等大秋作物的收获腾茬、晾晒入库、棉花采摘十分有利。麦播时间在1015日前后,由于9月下旬和10月上旬田间及时灌溉,小麦出苗较好。11月气温、降水、日照条件好,利于冬小麦的分蘖及促根增蘖,形成冬前壮苗。

气候与医疗卫生 2012年,冬季气温偏低、天气忽冷忽热,感冒、咽炎等发病率较高,且患病时间长、难治、易重感,促使取暖设施、药品、防冻药、加湿器等销量大增。春季气温偏高,气候干燥少雨,利于病毒传播,腹泻病例增加,免疫力低的弱势群体成为疾病困扰的对象。夏季前期气温正常、湿度适宜、阳光明媚,各种病毒难以滋生传播;夏季后期,降水增多,空气湿度加大,加上寡照影响,身体免疫力较弱的易感人群容易发生流感疾病,抗生素、退烧药、抗病毒等药品急剧增加。秋季气温、光照正常,降水不多但是分布均匀,气温无大起大落,无恶劣天气,不利于病毒和细菌的传播生长。


气候与交通 2012年,冬季大雾出现15天,其中最小有效能见度为40米,持续时间长,影响交通运输,多交通事故发生,加大保险行业的赔偿支付金额。整个冬季出现4天积雪,道路结冰,也造成些许影响。春季无强降水过程,出现4次大雾、2次大风,无扬沙、沙尘暴,多数天气能见度好,温度适宜,降水日数少,便于交通运输。夏季晴好天气较多,交通运输影响不大,7月下旬和8月的几次降水过程强度较大,短时间内达到大雨级别,城市积水无法快速排出,造成道路交通瘫痪,给人们工作和生活造成不便。秋季出现5次大雾,最小有效水平能见度约60米,持续时间不长,对交通影响不大。晴好天气偏多,交通运输物流业运行平稳。


获河南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先进集体 2012年,县气象局及时做好火箭增雨作业的装备、弹药、人员等准备工作,根据天气形势分析、卫星云图以及雷达跟踪观测,抓住有利时机实施人工增雨。16月共实施人工增雨(雪)3次,发射火箭弹100多枚。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雪)共同作用下,缓解了全县旱情,增加了空气湿度,解除23月全县冬小麦初春旱情,促进小麦返青生长发育。获河南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先进集体。


气象预报服务工作稳步推进  2012年,南乐县气象局利用电视、网站、手机、声讯台等媒体为公众及时发布各类天气预报和预警。共发布常规短期天气预报586期、周报56期、月报12期、专题天气预报25期,遇重大、转折性天气向各相关部门发送信息320次,通过手机短信向县委、政府及关联部门汇报实时雨量40余次,及时发布大雾、高温、雷电、暴雨、道路结冰、霜冻、大风、寒潮等多种灾害预警信号36期,发布重要天气预报12次,发布重大农事关键期新闻发布会1次,通过“短信平台”发布气象服务信息20万余条次。制作黄金周、“三夏”、“三秋”、高考期间等重要时节的专题气象预报。为南乐招商引资、项目引进和企业提供气象环境评价5次。


加强气象监测网建设 2012年,县气象局制定《南乐县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建设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确保全县12个乡镇雨量站及4个区域自动气象站的通讯网络畅通,实现气象信息联网和共享。按照“十个一”(一套电脑、一部电话、一个高音预警喇叭、一套制度、一个信息员、一间办公室、一个宣传栏、一个科普场所、一个特别服务号码、一个专业网站)的标准建成功能齐全的元村、韩张2个乡镇气象服务站,建成2个现代农业气象科技示范园区,建成标准化人影炮站4个。在西邵乡敬老院新建“四要素”(温度、风向、风速、雨量)自动气象站1个,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发展气象协理员22人;新增邮政气象信息员200人,达到总数1284人,全年完成1284名信息员培训考试工作。



2012年南乐县气象资料统计

月份

平均气温(度)

降水(毫米)

日照(小时)

1

-2.1

1.9

112.1

2

0.1

156.9

3

6.6

14.6

191.6

4

15.5

38.4

239.1

5

21.6

5.0

275.1

6

26.3

12.9

254.3

7

27.6

138.3

213.6

8

24.4

149.6

151.1

9

19.8

19.9

194.8

10

15.9

10.2

204.1

11

6.2

11.6

179.7

12

-2.1

13.2

137.7

年极端最高气温及日期

40.3     13/6

年极端最低气温及日期

-14.0     23/12

年平均气温

13.3


2012年年气象要素比较

项目

冬季

春季

夏季

秋季

12

全年

气温

(度)

实际值

-0.9

14.6

26.1

14.0

-2.1

13.3

历年值

-0.1

14.0

25.9

13.9

0.2

13.4

异常度

-0.7

0.7

0.3

0.1

-1.7

-0.2

分类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显著偏低

正常

降水

(毫米)

实际值

7.4

58.0

300.8

41.7

13.2

415.6

历年值

17.3

85.4

360.3

99.5

5.7

562.1

百分率

-57%

-32%

-17%

-58%

132%

-26%

分类

显著偏少

偏少

正常

显著偏少

异常偏多

偏少

日照

(小时)

实际值

412.6

705.8

619.0

578.6

137.7

2310.1

历年值

478.1

671.7

663.3

573.1

158.9

2386.2

异常度

-0.9

0.5

-0.6

0.1

-0.6

-0.4

分类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郝同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