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
概况 2012年,全县各类养殖场(小区)发展到3920个。其中,千头以上养牛场(小区)29个,万头以上养猪场(小区)3个,5000头以上养猪场8个,千头以上养猪场108个;年存栏5万只以上蛋鸡场6个,1万只以上72个;出栏万只以上规模的肉鸡养殖场(户)1050个;出栏千只以上肉羊场8个。全县全年出栏肉牛6.5万头、生猪43万头、肉禽1.81亿只,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1%。南乐县连续7年成为全省畜牧业发展重点县。
全年推广先进实用技术20余项 2012年,县畜牧局利用印发技术资料、深入养殖场户现场指导、举办培训班、组织外出参观、召开现场会等形式,多渠道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共印发技术资料5万余份,深入养殖场户现场指导400余人次,办培训班26期,培训5000人次,组织养殖场户负责人外出参观学习4次,组织技术人员参加省畜牧局安排的专业培训18人次,并举办全市秸秆青贮现场会。推广秸秆青贮和肉牛饲养技术、生态养猪技术、肉鸡标准化生产技术等20余项先进实用技术,提高了南乐县畜牧业的科技生产水平。全县猪的良种率达到98%,肉鸡良种率达到100%,肉牛良种率达到90%。
动物防疫工作全市领先 经市局业务领导和专家综合考评,南乐县2012年动物防疫工作在组织形式、防疫密度和质量及采血抗体化验检测结果等方面全市最好。市畜牧局委托南乐县代表濮阳市接受省畜牧局2012年度防疫检查,综合考评成绩良好。一是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县政府与各乡镇政府签订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畜牧局与所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等二级机构签订目标责任书。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对畜产品加工企业下达责任目标,发放《禁止出售病死动物告知书》,并与之签定《不出售病死动物承诺书》。二是实行动物防疫条件审核。在县行政服务大厅办公窗口,专门负责动物防疫合格证的受理申办工作,按照动物卫生条件要求核发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对不符合条件的给予技术指导,限期改进。三是健全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制度。实行集中免疫活动和平时补防相结合的制度。3月,开展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活动;6月,开展高温消毒查源灭源工作;10月,开展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活动。四是完善畜牧兽医执法体系。成立畜牧兽医执法大队,在各乡镇、畜产品加工企业派驻官方兽医,组建稽查队,开展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工作。年内,共查处案件12起,无害化处理病死猪1016头。
全年未出现畜产品质量事件 2012年,县畜牧局认真落实责任监管制度,开展以打击“瘦肉精”为重点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实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包乡联场责任制,监督养殖场建立生产日志档案,强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实行专项整治活动与平时监管相结合的制度,开展“双节”期间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活动、“瘦肉精”专项整治活动、重要节假日期间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活动。组织饲料兽药生产经营单位、重点养殖企业召开例会,下发《禁止经营、使用假劣兽药告知书》,签定《承诺书》。全年开展兽药市场大检查3次,指导58家兽药经营企业通过国家兽药经营标准的GSP认证。开展2次饲料市场检查,监测“瘦肉精”400头份。实行动物检疫员“一岗双责”责任制,严格按规定的抽检比例对外调动物进行“瘦肉精”检测。
玉米秸秆青贮工作全市领先 2012年,县畜牧局对全县规模养牛场进行技术指导,并给予项目资金支持,全县青贮玉米秸秆57万吨(其中全株青贮0.3万吨),氨化麦秸4万吨,种植牧草0.15万亩。8月,中国饲草协会会长率团到南乐县参观考察秸秆养畜情况,并就秸秆开发利用达成合作意向。9月,全市秸秆青贮现场会在南乐县召开。全市各县区畜牧局领导和重点养殖企业负责人到南乐县规模养殖场参观秸秆青贮现场,全市推广南乐县实施秸秆青贮发展规模养牛的典型经验。
全年共争取项目资金1331.1万元 2012年,县畜牧局认真落实扶持畜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完成良种补贴和能繁母猪补贴工作,实施《现代养牛业项目》、《生猪品种改良项目》、《农产品检测检验项目》,成功申报《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菜篮子”工程项目》、《标准化奶牛场建设项目》和《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共争取项目资金1331.1万元。肉牛养殖、肉禽养殖两大产业集群建设项目的申报工作进入程序,申报的生猪调出大县项目取得新进展,刘满仓副省长对南乐县的申报材料进行批示。通过实施项目,催生一批养殖示范场点,形成实施项目、普及技术、致富百姓的良性机制,加快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的建设步伐,借力推进畜牧业跨越发展,使畜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行业效益得到明显提升。
全县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达71家 2012年,畜牧合作经济组织在南乐县畜牧业发展中的作用日趋重要。县畜牧局对畜牧合作组织进行支持,项目资金优先考虑养殖合作社,指导他们规范运作、提档升级,使之在畜牧业原料及畜产品购销中发挥重要作用。全县饲料加工企业发展到24家,年加工能力达到100万吨。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5家,年加工能力达到43万吨,其中五德利集团南乐食品有限公司达到年屠宰10万吨规模。全县养殖合作社、养殖业协会等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71家,带动农户5000余户。
畜牧业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 2012年,南乐县畜牧业产业链条得到延伸,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平衡关系更加协调。全县种畜禽场发展到16家,孵化场达到28处,人工授精站点达到12个;饲料加工企业达到24家,年生产能力达百万吨;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5家,年生产能力达到43万吨;基本解除南乐县在种畜禽需求和饲料需求方面的对外依赖,解决畜禽销路“瓶颈”,提高了全县畜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和整体效益水平。
打造畜牧业精品园区 2012年,县畜牧局对规模养殖场实行技术资金倾斜,实行机关工作人员科技联场服务责任制,将项目资金全部投向规模养殖场,按照标准化、集约化、生态化的标准,打造畜牧业精品园区。对精品园区进行经常性技术指导,规范完善建设布局,扶持壮大豫翔种猪场、腾犇肉牛养殖小区、苑林肉牛养殖小区、锦泰亨奶牛养殖有限公司、尊驰牧业有限公司、宏业奶牛场、百佳牧业有限公司等一批畜牧业精品园区。9月,农业部专家组对南乐县豫翔种猪场进行验收,被认定为“2012年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是全市唯一获此称号的企业。
(阎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