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乐年鉴2013

总 工 会

发布时间:2016-03-23 16:39:19   来源:史志办
分享:

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   2012年,南乐县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纳入政府工作报告。邵华县长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实行企业工资协商制度,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县委调整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领导小组和厂务公开领导小组,出台《中共南乐县委 南乐县人民政府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为全县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开展提供保障。全县企事业单位建立职代会制度或职工大会制度及厂务公开工作长效机制,有效保障职工民主权益,稳定职工队伍,促进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健康发展。


新建基层工会197家 2012年,县总工会加强基层工会组建工作,新建基层工会197家,发展会员9653人。县电业局工会、县公路局工会等18家基层工会达到规范化建设优秀标准,富森服饰、向阳制衣、和美饲料等民营企业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达到标准。县总工会被市总工会授予“六好县(区)工会”称号,谷金楼乡工会被授予市级“六好”乡镇工会称号,向阳服饰有限公司等4家基层工会被授予市级“六好”基层工会称号。


全县506家企业签订工资集体协议   2012年,县总工会开展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指导企业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的长效机制。采取县工资集体协商领导小组成员联系乡镇、乡镇联系企业制度,进行跟踪问效,责任到人。对工资集体协商好的做法和先进经验及时宣传和推广。对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实行周汇报制度。采取不定期指导、督促和检查制度,有效地促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年内,全县506家企业通过单独协商或区域性覆盖,签订工资集体协议,企业形成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县德信食品有限公司在《工资集体协议》中添加“因资方原因停产,保证职工每人每天30元底薪”的条款。谷金楼乡凤翔奶牛场通过协商,职工岗位工资比上年增长20%


打造职工社会化维权平台   2012年,县总工会坚持党政主导的职工权益维护机制,创建职工权益维护体系。一是联系信访、人社、工信、司法等部门,就职工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和对接。全年共接待来访职工220余人次。二是开展困难职工救助活动。与民政、卫生、教育、司法等部门联合制定困难职工联系协调帮扶办法,开展困难职工帮扶救助活动。2月,开展“全国工会就业援助月”和“春风行动”,与县人社局、县妇联等部门联合在县城及各乡(镇)举办以帮助产业聚集区企业招工为重点的招聘会9场次,进场招聘企业共60多家, 达成用工意向 3700 多人。三是乡(镇)帮扶工作站与乡(镇)便民服务大厅挂钩,资源共享。6月,12个乡(镇)全部建立职工恳谈室。四是开展法律援助活动。依托帮扶中心建立职工法律援助工作站,聘请律师办理职工涉法案件,为权益受到侵犯的困难职工提供法律援助。帮助寺庄乡农民工王艳广等13人追索劳动报酬。职工法律援助工作站接待咨询职工、农民工20余人次,受理侵害劳动者权益案件3起,结案2起。


打造困难职工帮扶救助平台   2012年,县总工会积极采取多项措施帮扶救助困难职工。一是送温暖、帮助困难职工解决生活困难。开展困难职工生活状况调查和帮扶送温暖活动,共为694名困难职工家庭提供生活救助,帮助其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二是开展大()病救助。为减轻困难职工尤其是患大(重)病职工的医疗费支出,筹资8.8万元,对49户患有癌症等大(重)病困难职工家庭进行救助,缓解其医疗费压力。三是开展“金秋助学”活动。与县工商联联合开展“金秋助学”募捐活动。823日,在兴乐会堂举行2012年度“金秋助学”资金发放仪式,对53名困难职工、农民工家庭子女发放助学金9.4万元,资助人数、金额创历史新高。四是技能培训。根据企业的用工需求和困难职工的学习要求,开展服装加工、畜禽屠宰、机械制造、电脑技术等技能培训,培训困难职工、农民工1200人。五是就业帮助。企业急需何种技能,就开展何种技能培训。动员宏业化工、永乐生物、千禧人门业、鸿宇工业装备、东大食品等20余家民营企业,为1600名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不同形式的就业帮助。六是开展送清凉、特别关爱活动。为落实“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要求,改善企业职工生产生活条件,购买白糖、冰红茶、毛巾、风油精等防暑、降温用品,下基层、进车间,开展“送清凉”活动。开展 “六一”特别关爱活动,为15户特困职工家庭儿童送去学习用品和慰问金。920日,筹资2万元,实施情系环卫女职工“关爱行动”,为100名环卫系统困难女职工开展“两癌”(乳腺癌、宫颈癌)筛查。



打造职工文化活动平台 2012年,县总工会加强职工文化阵地建设和职工文化队伍建设。一是指导基层开展“职工书屋”建设和模范“职工之家”争创活动。县总工会下发《关于全面推进职工文化建设的意见》,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加大职工文化场地的建设资金投入,完善各种文化场所和活动设施,努力为职工活动提供场地。年内,成功创建4家市级模范“职工书屋”和1家国家级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二是指导基层开展庆“五一”文化娱乐活动。“五一”期间,县总工会印发《关于开展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活动的通知》,指导基层开展主题鲜明的系列活动。三是组建南乐县“职工之声”合唱团。以唱红歌、展风采、为企业和职工群众服务为宗旨,开展“唱红歌迎十八大”活动。学唱《为了谁》、《井冈山上太阳红》、《走向复兴》、《永远跟你走》等经典红歌。通过高唱红歌,回顾党的奋斗历史,讴歌党的光辉业绩,增进广大职工的爱国爱党之情。



开展经济技术创新竞赛活动 2012年,县总工会积极开展职工建功立业和经济技术创新竞赛活动。一是开展“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创先争优劳动竞赛活动。在全县21家能耗大户、重点减排企业中开展以“比管理创新、比技术进步、降能耗、降排放”为主要内容的“双比双降”节能减排竞赛活动。二是开展 “安康杯”竞赛活动。与县安监局联合制定《关于开展2012年度“安康杯”竞赛活动的通知》,指导企业工会开展安全生产和安全生产监督活动,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共有200家企业的2.4万人参加 “安康杯”竞赛活动。指导企业推广应用“一法三卡”(一法是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法,三卡是安全检查提示卡、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信息卡和危险源点警示卡)工作。三是开展劳动安全保护监督检查活动。加强安全生产群众监督,充实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队伍,开展劳动保护监督检查活动,落实法律赋予职工群众的各项权利。参与处理东方夏威夷住宅小区 “4·29”物体打击、“7·20”都市花庭建筑工人坠楼事件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四是开展经济技术创新竞赛活动。全县共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43项,其中70%的专利是企业技术创新成果。开展评选、推荐“五一”劳动奖章、“五一”劳动奖状获得者活动。在企业中开展 “首席员工”、“金牌工人”、“钻石工人”评选活动,县邮政局孙振海、电业局刘伟利荣获“濮阳市优秀首席员工”称号,县公路局杨志奎荣获“金牌技师”称号、千禧人门业赵少伟荣获“钻石工人”称号。南乐县和美绿色饲料有限公司、移动公司步行街营业厅等4家单位分别荣获濮阳市“五一劳动奖状”和“工人先锋号”称号。五是做好劳模工作。开展劳模工作室(劳模示范岗)试点创建工作,按照“三有”“一建立”的创建标准,即有一个冠名、有一块牌子、有一支团队,建立管理机制的要求,分别在电业局、公路段、环卫所等5家单位开展试点创建工作。

(王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