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乐县人民政府 综述
概况 2012年,南乐县政府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14亿元,比上年增长14.5%,超市定目标2.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8.6亿元,比上年增长24.5%,超市定目标2.5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8.1亿元,比上年增长26.5%,超市定目标0.5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9648万元,比上年增长23.1%,超市定目标5.1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完成7534元,比上年增长16.5%,超市定目标5.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5369元,比上年增长12.8%,超市定目标1.8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5.3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先后荣获国家级大病救助试点县,河南省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县、民政工作先进集体、农村危房改造先进县、职业教育强县、行政复议工作先进县、先进科普示范县、建设劳务工作先进县、人工影响天气先进县,全市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职业教育攻坚工作先进县、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县等荣誉称号。全省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现场会、全省“三创一带”活动现场会、全市“一村一品”引智示范工作现场会、全市秸秆青贮现场会、全市社区和农村警务室工作现场会等先后在该县召开。
工业经济发展态势强劲 2012年,南乐县政府坚持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载体,以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为重要抓手,在完善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上着手,在引进扶持大项目上着力,抓重点带全局,工业经济保持了强劲的发展态势。一是产业集聚区承载能力增强。2012年,完成产业投资54.13亿元,占市定目标的154.7%;基础设施完成投资5.54亿元,占市定目标的110.8%。新增规划面积6.3平方公里,总面积达到12.8平方公里,产业集聚区框架进一步拉大,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主导产业进行了调整,由单一的食品加工调整为食品和装备制造。配套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重点抓了“三路二区二厂一站”建设。“三路”即实施鸿宇路西延和东南环路升级改造工程,建成通车;开工建设化工路东延工程。“二区”即推进产业集聚区综合服务区建设,该服务区占地400余亩,集住宿、餐饮、购物、医院、学校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综合行政服务楼进行内外粉刷;11栋公租房主体工程完工。产业集聚区迁村并居凤凰城社区,完成投资1.15亿元。“二厂”即狠抓标准化厂房管理提升和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及扩建。其中,标准化厂房企业入驻率达到100%;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及扩建工程完成一期建设,全面建成后每年可减少COD排放量8200多吨。“一站”即总投资5000万元的110千伏敬贤输变电站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在百日攻坚行动暨第三季度产业集聚区“对手赛、联手赛”中,南乐县荣获对手赛第一名。二是工业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年新开工超亿元工业项目10个,概算总投资25.59亿元,完成投资13.85亿元。18个市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7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34.5%,8个工业项目完成投资11.6亿元。其中,总投资1.6亿元的永昌机械加工项目、总投资1.2亿元的圣帝龙祥家具项目和总投资8000万元的自然康药业中药颗粒剂生产项目竣工投产;总投资10.8亿元的白酒工业园项目在建主车间;总投资3.4亿元的闽泉金属制品项目设备安装完毕;总投资5.26亿元的京良冷饮项目生产车间完工,进行设备安装调试;金苑面业、鸿宇工业装备、乌兰木伦、和美饲料等投产企业产销两旺。宏业生化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完成技改扩建,荣获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河南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企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效益大幅提升。依托宏业生化规划建设总投资50亿元的南乐生物质能产业园,完成规划编制。三是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明显。全县实际到位省外资金16亿元,占年目标的106.7%;实际利用外资4275万美元,占目标的104.3%;新签约项目66个,签约合同额319.2亿元,均超额完成市定目标任务。
城乡建设步伐加快 2012年,南乐县政府围绕“完善设施打基础、加强管理树形象、综合提升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紧盯打造和谐宜居活力典范新县城的目标,创新思路,强化管理,县城功能进一步完善,品位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一是新区建设全面启动。破除量钱办事思想,采取BT合作模式,利用3年时间投资10亿元以上,建设新区道路、供排水和马颊河水域景观等基础设施。3条新城区道路在建;建筑面积9900平方米的第四实验小学建成投用;总投资10亿元的圣大国际商贸城建设建材生活馆,主体工程完工;杏园引黄调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经省发改委、省水利厅联审联批,进行项目批复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总投资16亿元的世纪城建设项目与泸州金梦煤化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框架协议。二是旧城改造提升工作有序推进。总投资3500万元全长3.6公里的东环路南环路拓宽改造工程竣工通车;总投资10.6亿元的仓颉商贸城、一期投资1.2亿元的兴乐花园、一期投资2亿元的瑜达苑小区等项目加快建设,仓颉主题公园人工湖水域和假山工程完工。全年完成拆迁面积32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市定拆迁任务。三是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共开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11个,其中,凤凰城社区、君泽社区、龙城社区等3个社区基本达到入住条件。南林高速东延工程动工建设,S301大林线近德固至元村桥改建工程完工,新建改建农村道路113公里,106国道升级改建工程进展顺利,县域通行条件得到持续改善。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成效明显 2012年,南乐县政府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把调优结构、培植特色、完善基础作为促进农业提档升级的重点来抓,农业农村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一是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县夏粮平均亩产达到503.3公斤,连续13年全市第一;粮食总产达到58.91万吨,实现了九连增。二是农业农村五项重点工作成绩显著。去冬今春造林绿化完成309.3万株,占市定目标的104%;新增设施农业面积2.3万亩,占市定目标的146%;水利建设完成投资9420.13万元,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68万亩,新增农村饮水安全人口7.7万人;村容村貌整治共拆除违章建筑3500余间,清理各种垃圾38万方,新建、补建垃圾池1300余座;土地综合整治新增耕地7100亩,五项重点工作均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市定目标任务。荣获全市去冬今春农业农村五项重点工作考评第二名。三是设施农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全县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8.6万亩,其中节水莲藕1.5万亩。建成万亩以上园区3个,千亩以上园区12个。其中,千口陈村蔬菜园区被确定为国家级无公害蔬菜标准园创建单位,元村镇蔡庄众联园区被市政府确定为全市七大重点设施农业园区之一。四是林果畜禽业稳步发展。全县肉类总产达到14.7万吨,禽蛋产量达到6.65万吨,奶类产量达到8000吨,全省畜牧强县地位进一步巩固。打造了安济路、卞张路、城王路3条精品绿化带,建设了城关镇、杨村乡精品采摘园,建成了万亩城郊经济林带。城关镇国裕泰生态示范园被确定为全市七个重点林业精品园区之一,河南省林业生态县通过复查验收。五是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总投资1495万元的新增千亿斤粮食工程、总投资2516万元的永顺沟治理工程、总投资1573万元的徒骇河治理工程、总投资2959.8万元的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等一批农田水利项目完工。总投资1607.8万元的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投资5266.8万元的4个土地整治项目以及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村建设项目加快推进。争取建设用地指标2650亩,占年度计划的132.5%,确保了全县发展用地。
和谐社会建设稳步推进 2012年,南乐县政府以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重点,不断加大投入,社会民生事业全面进步。一是民生改善成效明显。新增城镇就业6350人,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8%,全县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9.8%,城镇低保和农村低保实现应保尽保,乡镇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50%。投资1000万元建设老年公寓,走在了全市县区前列。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适龄居民全覆盖。954套经济适用房公开摇号配售,8栋756套公共租赁住房主体工程完工,1000户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全部竣工,发放城镇居民廉租住房补贴1530户271万元,做到了应保尽保。二是社会事业长足发展。实施市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6项;申请专利145项,获授权专利97项。全力促进科普示范体系建设,再次荣获河南省先进科普示范县称号。教育工作取得新佳绩,高招成绩优异,全县上本科线人数2008 人,本科上线率57.6%,比全省平均上线率高20.7个百分点;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动农村中小学合理布局,成功创建市级标准化学校16所;加快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规划,新建幼儿园4所,改扩建6所;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全县新建“农家书屋”222个,实现全县322个行政村全覆盖;继续实施“舞台艺术送农民”活动,共为农民免费演出25场、放映电影3842场。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健全,全县322个行政村全部实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全省预防接种门诊建设现场会在该县召开,全县12个乡镇预防接种门诊建设通过省达标验收,成为全省唯一全部通过达标验收的预防接种门诊示范县。计划生育工作得到进一步提升,中日合作家庭保健项目通过国家验收,成功创建2个国家级示范乡所、1个省级示范乡所。开展劳务输出工作,全年输出建筑劳务人员7万余人次,被评为省建设劳务工作先进县。三是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坚持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认真落实县级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制度,主动化解矛盾纠纷,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妥善处理一大批矛盾隐患和信访问题,在全市百日攻坚行动总结考评中,该县信访稳定工作排名第一。深入推进平安南乐创建活动,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连续六年实现命案必破。开展“走基层、访民情、解民忧、促平安”活动,解决一大批治安、信访和民生问题,确保了十八大期间没有来自南乐县的干扰,荣获全市“解决信访突出问题、优化发展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先进县。加大校车安全治理力度,投资600余万元,新购置标准校车51辆,确保了学生交通安全。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集中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行动,被省政府、市政府分别评为安全创建先进县,切实维护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行政能力不断提高 一是开展“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2012年,南乐县政府积极参加县委组织的集中学习活动,严格按照全县“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实施,以学习促查摆、促整改。在查摆阶段,县政府班子成员都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深入查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共查摆出各类问题30多项。并针对查摆出的问题建立整改台账,抓好整改。二是加强民主科学决策。县政府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决策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倾听不同的声音,尊重不同的意见。坚持在干事中统一思想,在政府领导班子中形成敢想敢说敢干、共促发展的工作氛围。政府领导班子成员都能够站在发展的高度、全局的高度认识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把实现南乐跨越发展、赶超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转变工作作风。建立调研工作机制,政府班子成员定期开展调研活动,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和群众关注的一些难点、热点问题,实地调研,现场办公,现场解决问题。大力缩减会议,提高工作效能。推行政府工作台账式管理,政府每个班子成员对自己的各项工作任务列出台账,标明工作任务、推进措施、时间要求。强化工作纪律,不定期开展值班、带班情况检查,并将检查情况予以全县通报。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严肃会风会纪,工作作风得到了明显转变。四是依法行政。加强政府法制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制定《南乐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细化法治政府建设的责任目标和推进措施。10月19日,《濮阳日报》以专版的形式,对南乐县依法行政工作取得的成效和典型做法进行报道。坚决维护县委的统一领导,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坚持向县人大报告工作、向县政协通报工作制度。加强政府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全年收到行政复议申请8件,受理8件,办结8件,法定期限内结案率达到100%。加强政务公开工作,不断提高政务公开水平和政府工作透明度,在政府网站开辟专栏对政府职能、职权进行公开,并制作公开栏,接受群众监督。
严格落实“一岗双责” 2012年,南乐县政府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从严治政,抓源治本,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一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与各项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与各乡镇和县直单位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制定《南乐县人民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分解》,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实到领导班子各成员及具体分管的工作中,进一步明确了领导班子成员和各部门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中的职责和任务。定期召开政府党组会议和廉政建设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政府系统廉政工作。班子成员都能够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对分管部门进行督导检查,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二是开展纠风工作。加强保障性住房审查,取消229户申购对象资格,对1107户符合条件的申购对象进行公开摇号,保证了分配的公平公正。南乐县被省纠风办评为保障性住房监督检查工作先进集体。开展“服务发展暨政风行风万人评”活动和“一创双优百日攻坚行动万人评”活动,征集汇总后采纳意见建议77条,涉及28个部门,一一督促整改。9个基层站所被表彰为全省群众满意的基层站所。建立涉路执法人员及车辆档案,对104名执法人员、14辆涉路执法车进行备案,规范了涉路执法行为。开展涉农收费专项治理,党政纪处分14人。三是加强班子成员廉洁自律建设。县政府班子成员严格执行《廉政准则》、“8项禁止52条不准”、《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纪、政纪法规,以“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和“五项规定”来要求自己,自觉遵守上级党委、政府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的各项规定,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自觉构筑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狠抓政府各职能部门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正确行使党和人民群众赋予的权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严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做违法违纪之事,树立了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贾晓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