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乐年鉴2013

农村工作

发布时间:2016-03-23 16:44:37   来源:史志办
分享:

农业农村“五项重点工作”获全市综合二等奖 201110月至20124月,在全市开展的冬春农业农村“五项重点工作”(水利建设、造林绿化、设施农业、新农村建设、土地综合整理)中,南乐县造林绿化完成309.3万株,占市定目标295.98万株的104%。新增设施农业面积2.29万亩,占市定目标1.57万亩的146%,新建、扩建农业园区10个,打造精品园区4个。水利建设完成各类投资9420.13万元,清淤开挖沟渠及路边沟60.1公里,新打机井297眼,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68万亩,新增农村饮水安全人口4.72万人,各项农田水利重点项目建设按台账时间节点顺利推进。全县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工作累计投入2.4亿元,出动人力15万余人次,动用机械7万余台次,清理垃圾杂物38万方,拆除残垣断壁、违章建筑3500余座,栽植各类绿化、围村树木65万余株,高标准绿化道路、街道340余公里,新建、补建垃圾池1300余座,配置专职保洁、保绿人员1630人,并落实待遇。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新增耕地634.65亩,新农村综合整治试点村建设项目顺利进行,完成耕地储备项目,新增耕地储备指标5543.7亩。全面完成市定目标任务,造林绿化工作获全市二等奖,农业农村“五项重点工作”获全市综合二等奖。


积极谋划全县农业农村“五项重点工作” 2012年,南乐县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在总结提升“去冬今春”五项重点工作的基础上,按照抓重点、攻难点、举亮点的基本思路,精心谋划“今冬明春”农业农村五项重点工作。按照“深入、具体、提升”的要求,制定《今冬明春农业农村五项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和《今冬明春农业农村五项重点工作奖惩考核办法》等文件和措施,召开“今冬明春”农业农村五项重点工作动员会,制定工作台账,实行项目推动。同时,协调五项重点工作相关部门,搞好宣传发动,精心组织实施,掀起工作高潮。


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投入1925万元 2012年,南乐县采取得力措施,做好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工作。一是强化领导,周密部署。为加强领导和工作推进力度,由财政、交通等部门组成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及新社区建设工作小组,下发《南乐县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的意见》、《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包村人员工作任务及标准》等文件。二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通过电视广播开辟专题、设立专栏,利用《南乐农业农村工作》平台,宣传各乡镇、村、街道好的做法;全县开辟专栏3期,出动宣传车500余辆次,悬挂宣传标语400余条,发放宣传资料1.5万份。三是创新机制,分段推进。分为集中整治、巩固提高、完善提升3个阶段,并实行县级干部、县直单位、乡镇科级干部分包县级重点工程重点村制度。四是突出重点,打造亮点。以国道、省道等交通主干线两侧1公里范围内的村庄、县城区、乡镇政府所在地、产业集聚区、重点农业园区、新型农村社区周边及区域结合部为重点,确定重点部位,开展村容村貌、路容路貌、区容区貌整治。五是台账督导,严格奖惩。结合实际,层层制定台账,实行台账式管理,并将台账逐一细化到村、街道、路段、责任人。并采取不定期督导督查,发现问题,建立限期整改台账,实行完成消号制度,促进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全年完成城关镇郭庄等40个交通沿线村垃圾杂物初步清理和整治;累计投入1925万元,清除垃圾12.5万方,拆除残垣断壁1200米,硬化街道3800米,粉刷墙面26000平方米,治理交通干线边沟及沟渠249公里,交通干线两侧树木涂白抹红40余万株,完成主要交通干道及设施农业园区沿线130公里路段两侧垃圾清理,拆除违章建筑1400余平方米,规范广告牌、门店标示398个,清理占道经营360余家,累计聘请卫生保洁员396名。


南乐县首届晚秋黄梨“梨王”暨节水莲藕“藕王”争霸赛

做好全县特色农产品推介展销工作 2012年,8月,南乐县组织部分专业合作社参加第十一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宣传推介南乐特色农产品。参展产品涉及酿造、林果、蔬菜、畜禽、土特产等5个大类20余种产品,其中西邵乡“莲花”节水莲藕单列一个展位,吸引众多客商前来咨询。农博会期间共接受各地客商咨询130余次,发放南乐特色农产品画册、宣传彩页8000余份。11月,结合林业局、农业、蔬菜部门组织首届晚秋黄梨梨王暨莲藕藕王争霸赛,评选出梨王、藕王,塑造南乐晚秋黄梨、节水莲藕品牌新形象,调动广大种植户积极性,提升南乐农产品知名度。在濮阳市农产品展厅内,南乐县常年展示酒类、瓜果类等7大类70多种农副产品,并根据生产季节、农产品供应变化,及时更新内容,帮助全县农民拓展特色农产品外销宣传渠道,展示出全县现代农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成果。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成绩显著 2012年,南乐县下大气力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并取得显著成绩。一是完成全县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按照市、县城镇化空间布局的总体要求,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全县322个行政村统一规划为46个新型农村社区。其中,32个行政村整合为5个社区纳入县城区,28个村整合为3个社区纳入中心镇区,62个村整合为8个社区纳入乡政府所在地,其余200个村整合为30个新型农村社区。完成全县新型农村社区的整体空间布局规划,经省住建厅专家组详审完毕。全县11个在建社区,建成和在建的楼房112栋,其中,龙城社区、繁水社区和和丰社区开始入住。二是三个重点社区基本竣工。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南乐县谷金楼乡凤凰城社区、近德固乡君泽社区、韩张镇龙城社区年底前要达到入住条件。为完成这一目标,县委多次调研观摩,制定出新型农村社区达到入住条件的参考标准,结合标准和三个社区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组织有关乡镇和相关县直单位研究、协调,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同时与乡镇及有关单位签订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目标责任书。至年底,凤凰城社区建成住宅楼25栋,在建8栋,供排水、电力等基础设施在建;君泽社区16栋楼房主体完工,社区服务中心完工,道路、排水等基础设施在施工。龙城社区7栋楼建设完工,社区沼气工程已经产气并投入供气、供暖使用;排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完成施工。三是其他社区建设情况。全县开工建设的社区共11个,除3个重点社区外,谷金楼乡金谷城、梁村乡繁水、千口乡和丰、千口乡和谐、寺庄乡华府天成、元村镇福元、福堪镇兴福、城关镇龙昌苑等8个社区均开工建设。


全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46 2012年,南乐县坚持以农民为主体,自愿参与、互惠合作的基础上,加大宣传、合理引导、规范操作、政策激励,全面加快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的农村经济组织建设,初步形成以龙头企业为带动、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以高效农业园区为依托的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有力地推动全县现代农业的发展。县委农办围绕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意见》的精神,按照“加快培育一批、积极改造一批、努力规范一批、着力提升一批”的思路,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至年底,全县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46个,比上年的146个增加100个,涉及种植、林业、畜牧业、农机等产业,注册资金4584.96万元,成员总数3万余人,入社社员年均增收1200多元。汇丰粮棉专业合作社被评为首批国家级专业合作社,西邵莲花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昌乐养牛合作社等18家合作社被评为市级示范社。

(张永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