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乐县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乐创建办﹝2018﹞1号 签发人:侯圣贤
南乐县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建立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多部门协作的慢性病防控工作机制,营造慢性病预防控制的有利环境,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全民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机制。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发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整体功能,提供全人群生命全周期的慢性病防治管理服务,推进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坚持突出特色创新,促进均衡发展,整体带动区域慢性病防治管理水平提升。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强化政府责任,创造和维护健康的社会环境,培育适合本地区特点的慢性病综合防控模式,总结推广经验,引领带动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降低因慢性病造成的过早死亡,有效控制慢性病疾病负担增长,推进健康南乐建设。
(二)具体目标
1.健全完善政策。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协同配合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协调机制,统筹各方资源,加大政策保障,在政策制定、组织管理、队伍建设、经费支持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在环境治理、烟草控制、健身场所设施建设等慢性病危险因素控制方面采取有效行动。
2.建设环境支持。示范区建设与卫生县城、文明县城、健康促进县、美丽乡村建设等紧密结合,建设健康生产生活环境,优化人居环境。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文化、科教、休闲、健身等功能,向家庭和个人就近提供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服务,构建全方位健康支持性环境。
3.整合防控体系。构建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体系完整、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上下联动的整合型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积极打造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二级及以上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的慢性病防控机制,建立信息共享、互联互通机制,推进慢性病防、治、管整体融合发展。
4.提升管理水平。提供面向全人群、覆盖生命全周期的慢性病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全程管理服务,开展健康咨询、风险评估和干预指导等个性化健康干预。以癌症、高血压、糖尿病等为突破口,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强化早期筛查和早期发现,推进早诊早治工作。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强化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5.引导全民参与。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健康观,用群众通俗易懂的方法普及健康知识和技能,强化个人健康责任意识,提高群众健康素养。依托全民健身运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等载体,促进群众形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三、具体内容
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建设和评估内容主要包括:政策完善、环境支持、体系整合、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慢性病全程管理、监测评估、创新引领等7个方面,总分值700分。
(一)政策完善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多部门协作联动机制。
(1)辖区政府成立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明确部门职责,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沟通制度。
(2)辖区政府将慢性病防控工作纳入当地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3)慢性病防控融入各部门政策规章制度,有烟草控制、降低有害饮酒、减盐、控油、控制体重、全民健身等慢性病危险因素干预、疾病管理相关的政策规章制度。
(4)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工作督导制度,开展示范区建设的多部门联合督导。
2.保障慢性病防控经费。
将慢性病防控工作经费纳入县财政年度预算、决算管理,并根据经济发展和财政增长情况逐年增加。按规划、计划提供示范区建设专项工作经费,确保专款专用。保障疾控中心的慢性病防控工作经费不低于业务总经费的10%。
3.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及评价机制。
将示范区建设工作纳入县委政府对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年度目标管理,实行绩效考核,落实责任追究。
(二)环境支持
1.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构建全方位健康支持性环境。
(1)开展健康家庭、社区、单位、学校、食堂、餐厅/酒店建设。健康社区覆盖率逐年增加5%或5年内达到40%以上。健康单位、学校、食堂/酒店每年增加2个或5年内每类达到10个以上。
(2)开展健康主题公园、步道、小屋、健康一条街等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健康步道、小屋等数量逐年有增加或5年内每类建设数量达到3个。
(3)开展“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专项行动。食盐与食用油的摄入量低于本省平均水平3%以上,5年内下降10%或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以上。
2.为群众提供方便、可及的自助式健康检测服务。
(1)社区设立自助式健康检测点,检测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等,覆盖率达到40%。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自助式健康检测点,并提供个体化健康指导。
3.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普及公共体育设施,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
(1)开展15分钟社区健身圈建设,社区覆盖率大于90%,居民健身设施完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平方米。
(2)公共体育场地、有条件的企事业、学校的体育场地免费或低收费向社区居民开放。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比例达100%。有条件的单位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比例不低于3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不低于40%。
(3)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工间健身活动,开展工间健身活动单位覆盖率不低于80%。每年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开展健身竞赛活动至少1次。
(4)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确保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5)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比例达到40%。
4.开展烟草控制,降低人群吸烟率。
落实禁止烟草广告的相关政策。辖区100%的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设置禁止吸烟警语和标识。全面建设无烟党政机关、无烟医疗卫生计生机构、无烟学校,覆盖率达100%。辖区各级医疗机构开展简短戒烟服务培训,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设置戒烟门诊,并提供简短戒烟服务。成人吸烟率低于25%,并实现逐年下降。
(三)体系整合
1.建立防治结合、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上下联动的慢性病综合防治体系。
制订实施慢性病防控服务体系建设的方案,明确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职责。建立完善慢性病防控服务体系的运行、质控、绩效评价机制,县疾控中心、县级综合医院对乡镇卫生院进行技术指导和对口支援,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
2.加强慢性病防控队伍建设
(1)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职能有独立的慢性病防控科室,配备专职人员。专职人员占本机构专业人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每年接受上级专业培训不少于2次。
(2)二级以上医院有承担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部门,配备专职的公共卫生人员承担慢性病防控工作。每年组织对辖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慢病专业培训不少于2次。
(3)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承担所在区域慢性病防控工作。设有单独的科室负责慢性病防控工作,有专职的公共卫生人员承担慢性病防控工作,每年接受上级培训不少于4次,每年组织对村医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医护人员的培训不少于2次。
(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开展慢性病防治全民健康教育
(1)利用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等新媒体广泛开展慢性病防治和健康教育,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开展慢性病防治全民健康教育。
(2)开展肿瘤宣传周、全国高血压日、世界糖尿病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爱牙日、世界脑卒中日等社会性大型健康日活动,扩大传播慢性病防治和慢病健康素养知识和技能的范围。
(3)各社区均设有健康教育活动室、健康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向居民普及慢性病防控的知识与技能。社区每年组织举办健康讲座不少于4次,每次不少于50人。
(4)开展幼儿园、中小学校健康行为方式教育。幼儿园、中小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覆盖率达100%。健康教育课应包括营养均衡、口腔保健、健康体重、视力保护等内容。以班级为单位,每学期慢性病相关课程不少于6学时。
4.提高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和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力争达60%,健康素养水平力争达20%。
3.发挥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在慢性病防控中的积极作用。
开展群众性健身运动,组织群众健身团体,配有健康指导员和志愿者。定期开展政府支持、企事业单位承担等多部门组织参与的集体性健身活动。鼓励社区慢性病患者积极参与社区自我健康管理活动。有自我健康管理小组的社区覆盖率达到50%。
(五)慢性病全程管理
1.规范健康体检,开展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加强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慢性病的早期发现与管理。
(1)开展学生、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和职工定期健康体检和健康指导。学生健康体检率达到90%,力争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率达到90%,每2年1次体检并开展健康指导的机关事业单位和员工数超过50人的企业的覆盖率达到50%。
(2)开展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实施35岁及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备血糖、血脂、简易肺功能测定和大便隐血检测等技术并提供服务。开展心脑血管疾病、重点癌症、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重大慢性病的筛查和早期诊断与管理。加强个人健康档案与健康体检信息的利用,加强高危人群登记及健康管理。
2.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慢性病规范化管理。
(1)依托信息平台实现分级诊疗。落实并开展高血压与糖尿病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服务。
(2)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团队负责提供约定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
(3)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慢性病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3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率及控制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提高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糖尿病知晓率。
3.在重点人群中开展口腔疾病防治。
社区协同开展健康口腔活动,实施儿童窝沟封闭,对检查中发现患有龋齿的儿童及早进行充填。为符合适应证的适龄儿童提供第一、第二恒磨牙窝沟封闭服务,有效控制12岁儿童患龋率。
4.完善区域信息平台,实现医疗卫生机构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建立完善区域信息平台,实现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二级及以上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和信息共享。应用互联网+、健康大数据为签约服务的患者提供健康管理和诊疗服务。
5.中西医并重,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预防、保健、诊疗、康复中的作用。
辖区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中医综合服务区,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的宣传及中医适宜技术推广。
6.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重大疾病保障的衔接。
落实相关政策,提高签约患者的医疗保障水平和残疾人、流动人口、低收入等人群医疗救助水平的具体措施。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按国家级部门规定和要求配备使用医保报销药物,非基本药物占基层用药的30%及以上。
7.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慢性病防控工作。
(1)通过有效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慢性病防控、商业健康保险参与医疗救助、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等方式,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务。
(2)促进慢性病全程防治管理服务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服务融合。医疗机构向有关机构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的健康养老服务,不断提高具有医养结合机构的乡镇覆盖率。
(六)监测评估
1.规范开展全人群的死因监测、慢病与营养监测、心脑血管疾病、肿瘤随访登记、慢阻肺等重大慢性病登记报告,掌握辖区重点慢性病状况、影响因素和疾病负担。利用省、市、县三级人口健康信息和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重点慢性病监测数据互联互通。
2.定期开展慢性病防控社会因素调查,指引、评估示范区建设及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计划的制定。
3.发布含慢性病防控内容的综合健康报告,并将结果用于政府工作报告。
(七)创新引领
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与社区文化建设、健康促进县城建设、文明县城建设、卫生县城建设、公共服务等相关项目有机衔接整合,以达到1+1>2的实际效果。鼓励政策、机制创新,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总结推广慢性病防控工作模式和经验做法。
四、实施步骤
(一)建设阶段(4月10日至5月31日)。制定出台全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召开建设启动会,分解建设任务。各有关部门和乡镇结合本部门和本乡镇实际,制定相应建设计划。
各部门、各乡镇按照县慢性病防控领导小组和建设方案的要求,积极开展建设工作,在本部门和本乡镇范围内落实建设措施,县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办公室定期召开联络员会议,组织督导和指导工作,确保创建工作质量。
为便于工作联系,各成员单位要指定一名联络员,具体负责本单位建设工作,并将联络员名单、联系电话报县卫计委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创建办公室(联系人:尹旖旎 ,电话:6239511,邮箱:nlxmbfk@163.com)。
(二)自查阶段(6月1日至9月30日)。县慢性病防控示范区领导小组组织对各部门、乡镇建设工作进行综合评估和检查,形成创建申报工作报告。组织专家技术组对各单位的创建情况进行检查评估、补缺补漏。
(三)评估阶段(10月1日至11月30日)。按照河南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考核各项指标要求,再次进行资料整理汇总,做好检查验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上报验收评估报告,顺利通过省、市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考核验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成立南乐县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县发改、财政、卫计、人社、宣传、教育、民政、公安、文广体旅、广电、科技、综合执法、食药监、团委、工会、妇联、残联、督查部门及产业聚集区、各乡镇人民政府等相关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县政府副主任贾晓广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工作规划与计划制定、组织实施、协调管理、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估。定期组织召开领导组和多部门联络员会议,督促落实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统筹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成立由公共卫生、临床医学、全科医学等专家组成的技术指导专家组,负责技术指导和决策咨询。各乡镇要成立相应组织,切实加强领导,把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实。
(二)明确职责。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是全社会共同推进的系统性工程,各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共同做好示范区的建设工作(详见附件2)。
(三)保障经费。将慢性病防控工作经费纳入县财政年度预算,并根据经济发展和财政增长情况逐年增加。按规划、计划提供示范区建设专项工作经费,确保专款专用。保障疾控中心的慢性病防控工作经费不低于业务总经费的10%。
(四)队伍保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设有独立的慢性病防控专业科室,人员不低于本机构专业人员总数的10%,负责对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慢性病防治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全县各医疗卫生机构要固定专人负责慢性病防制工作任务。建立定期逐级指导和培训制度。
(五)强化督导。县慢性病防控工作领导组办公室要制定督导检查方案,组织开展全县慢性病综合防控能力及示范区建设工作督导检查与考核评估,适时将督导及评估结果进行通报,考核结果纳入对各部门、乡镇年度绩效考核。
附件:1.南乐县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领导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
2.南乐县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指标任务分解
2018年4月10日
附件1:
南乐县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成员单位工作职责
一、共同职责
1.按照新的创建标准,完成本单位职责任务,并及时向县创建办提供相应资料;
2.深入广泛开展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宣传,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3.机关、企事业单位制定并落实工作场所工间操健身制度,每天每人不少于20分钟,提高职工身体素质;
4.机关、企事业单位为职工提供每2年1次体检的单位覆盖率达到100%,对体检中发现的高危人群要实施健康指导与管理;
5.开展无烟单位创建活动,无烟医疗卫生机构覆盖率达到100%。各乡镇、县直各单位根据爱卫办的要求做好机关、企事业单位无烟单位创建工作;
6.做好各单位内部职工以“三减三健”内容为主题的慢性病防控知识培训,设置慢性病防控宣传栏;
7.各乡镇、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健身保健活动,建立、配备、完善健康保健相应设施;
8.辖区各机关、学校、企事业食堂和公共餐厅开展示范创建,推广健康饮食制度。
二、各自职责
1.领导小组办公室:适时召开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动员会;制定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规划以及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任务和职责,定期召开协调会,具体负责创建过程中协调、技术指导等工作。
2.县委宣传部:有关网站设置慢性病防控知识专栏,每季度宣传慢性病防治和健康素养知识和技能不少于1次;县内公共场所大型电子屏滚动播出慢性病防治知识不少于2处,每季度滚动播出不少于1天。
3.县发改委:将慢性病防控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4.县财政局:筹集慢性病综合防控经费,为创建活动提供经费支持。
5.县卫计委:成立慢性病防控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制定全县慢性病防控工作计划;建立完善慢性病防控工作机制,加强相关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建设完善慢性病防控网络,落实防控责任;组织推广成熟的慢性病防控措施;组织开展全县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的督导、考核、评价;为相关单位提供技术资料;各乡镇卫生院、医疗卫生计生机构全面实行禁烟。
县疾控中心:成立慢性病防控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制订慢性病防控规划和工作计划,为制定政策提供技术支持;承担慢性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监测网络信息报告维护、审核;负责各乡镇卫生院、医疗机构慢性病防控工作的技术指导和培训;承担慢性病防控工作的信息管理,防控效果的考核评价。
各医疗机构:成立慢性病防控领导小组、公共卫生科,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承担35岁以上患者首诊测血压工作率达到100%;对有关慢性病病例进行登记和报告,包括死亡登记、恶性肿瘤登记、心脑血管事件报告、慢阻肺等;开展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有专(兼)职人员负责,有工作制度。工作内容包括:健康知识宣传栏、宣传日活动、健康课堂、3种以上宣传材料等;县级医疗机构承担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指导和培训;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开展医联体建设工作;每个二级以上医院建设1个健康小屋。
6.县食药监局:2018年新创建健康食品一条街1条,健康餐厅5家以上,健康食堂5家以上。负责提供食品检测相关数据。宣传食品营养标签用途,出台推广食品营养标签相关政策,人群食品营养标签知晓率达到30%以上;销售企业执行食品营养标签的加工食品比例达到50%以上。成立食品加工销售企业食品营养标签管理领导小组;出台推广营养标签的政策文件,对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营养标签的落实情况开展督导检查。
7.县人社局:做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以及重特大病医疗保障的衔接工作;协助疾控机构开展重点慢性病监测;协调大型电子屏滚动播出慢性病防治知识,每季度滚动播出不少于1天;县直机关单位职工每2年1次体检单位数达到100%,及时向创建办报送职工体检单位相关资料。
8.县文广体旅局:在县辖网吧、电影院、卡拉OK等公共场所开展健康知识宣教活动。对群众性健身团体进行登记并指导;实施青少年活动促进计划;组织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体育健身活动,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制定机关、企事业单位健身操实施方案,并督促落实。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开展职工工间操活动单位数达到100%,每人每天不少于20分钟;普及公共体育设施,打造15分钟健身圈。
9.县广播电视台:定时播报“三减三健”核心知识,设置慢性病防控知识宣传专栏,每季度宣传慢性病防治和健康素养知识和技能不少于1次;每季度1天以上利用滚动字幕播放慢性病防治和健康素养知识和技能。
10.县文明办:将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与文明创建工作有机衔接整合,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在县级以上文明单位中开展健康单位创建活动,文明单位中每年完成健康单位创建不少于4家。
11.县教育局:协调县卫生计生委组织各中小学、托幼机构和慢性病防控专家组相关专家成立牙病防治领导小组,按要求开展牙病防治工作。落实慢性病示范区创建中儿童龋齿的充填和儿童窝沟封闭工作任务,龋齿充填及窝沟封闭率达到90%以上;督促学校每年为学生、教职工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利用体检结果对特定人群进行健康指导。中小学校100%开设慢性病健康教育课,幼儿园100%开设健康讲座;开展“三减三健”专项活动;开展健康学校食堂或示范幼儿园食堂创建工作,每年各2家,逐年递增。
12.县公安局:负责提供已注销户籍的死亡人口信息。
13.县爱卫办:将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与健康城市、卫生城市创建工作有机衔接整合,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在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创建卫生系统外的无烟单位,每年至少新创建2家卫生系统外的无烟单位,成年男性人群吸烟率在现有基础上下降5%;督导检查各各单位无烟单位创建工作落实情况;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设立慢性病宣传栏,每3个月更换1次。协调、参与开展慢性病防治知识职工培训工作。
14.县城管执法局:协助县卫生计生部门在广场、街道、社区等场所开展健康宣传活动。
15.县市政园林局:所有工地临街围墙至少要有1块健康教育宣传墙画。在广场、公园等场所开展健康主题公园创建工作,设置健身步道,开展健康宣传。
16.县交通运输局: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慢性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做好县辖车站、交通工具(车辆)、公交站台的慢性病知识公益宣传。
17.县委县政府督查局:将慢性病防控相关工作内容纳入县直各部门重点工作台账管理;对县直相关单位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并督促落实。
18.县妇联:积极开展慢性病防治知识讲座,组织妇女同志参加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19.县总工会:协助在企业单位推广落实工间操健身制度,企业工间操覆盖率达到100%,每人每天不少于20分钟;督促企业单位落实每2年1次的职工健康体检制度,体检单位覆盖率达到100%;配合有关部门开展针对工会会员预防慢性病知识的宣传普及和健康教育。对群众性健身团体进行指导,组织多部门参与的集体性体育健身活动。
20.县民政局: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重大疾病保障的衔接,促进医养结合;协助疾控机构开展死因报告监测。
21.各乡镇人民政府
(一)积极开展慢性病健康教育工作,在社区或行政村中大力推广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利用社区宣传栏开展慢性病防控知识宣传。统计社区宣传栏、健康教育活动室、健身场所、健身团体等支持性环境分布、建设和使用情况;统计社区健身社团、健康教育讲座、健身活动开展情况。创建工作与考评要求,每个社区必须有一个以上健康教育活动室和健身场所、三个以上健身团体和健康教育宣传栏,每年开展3次以上健康生活方式相关活动、4次以上健康生活方式相关知识讲座。
(二)积极开展健康社区创建工作。在县慢性病办的业务指导下,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所有社区创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社区,其他乡镇由乡镇政府在行政村或社区中大力发展健康大使。
(三)按照方案要求设置健康知识及健康饮食一条街,协助开展慢性病防控工作,落实慢性病综合防控措施。
(四)积极支持和配合教育、卫计部门做好当地儿童口腔龋齿充填及窝沟封闭工作;支持当地卫生院,扎实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对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的引导,提升患者自我管理小组覆盖率。协助卫生部门做好肿瘤登记、死亡病例监测与报告工作;协助公安、民政、卫计等部门收集死亡信息。
附件2:
南乐县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指标任务分解
指标分类 |
指标内容 |
指标要求 |
赋分标准 |
权重分值 |
评价办法 |
责任单位 |
一、政策完善 (125分) |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多部门协作联动机制。 (60分) |
1.辖区政府成立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明确部门职责,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沟通制度。 |
(1)成立辖区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明确各部门职责,5分。 (2)设立县区级示范区建设工作综合办公室,5分;设在疾控中心为一票否决指标。 (3)每年召开1次及以上领导小组工作会议,5分。 (4)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及时召开联络员会议,5分,至少4次/年。 |
20 |
查阅资料, 现场询问。 |
领导小组办公室 |
2.辖区政府将慢性病防控工作纳入当地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
(1)慢性病防控工作纳入政府社会经济发展规划,10分。一票否决指标。 (2)政府制定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5分。 |
15 |
查阅资料。 |
县发改委、领导小组办公室 |
||
3.慢性病防控融入各部门政策规章制度,有烟草控制、降低有害饮酒、减盐、控油、控制体重、全民健身等慢性病危险因素干预、疾病管理相关的政策规章制度。 |
抽查5个部门制定落实相关健康政策情况。 (1)凡制定并落实,每个部门得3分,满分15分。 (2)制定但没有落实,每个部门得1分。 |
15 |
随机抽查5个部门年度工作计划的政策相关内容的体现和落实情况;抽查2个部门员工,简单问询对本部门该政策的知晓与落实情况。 |
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
||
4.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工作督导制度,开展示范区建设的多部门联合督导。 |
(1)每年组织2次由5个及以上部门参与的联合督导,每次得2分;低于5个部门参与得1分。 (2)联合督导内容主要包括部门合作建立的信息沟通共享、激励问责、质量控制等3个基本运行机制情况,每个机制分值为2分。 |
10 |
查阅资料。 随机抽取1-2个参与合作部门的职能科室负责人,询问3项基本机制的落实情况。 |
领导小组办公室、卫计委、县直各成员单位 |
||
(二)保障慢性病防控经费。 (40分) |
1.慢性病防控工作经费纳入政府年度预算、决算管理。 |
(1)慢性病防控工作经费纳入政府持续性预算、决算管理,10万及以上得10分。一票否决指标。 (2)经费预算执行率100%,5分。 |
15 |
查阅资料(相关部门的财务凭证、拨款文件、支出凭证、财务管理情况)。 |
县财政局 |
|
2.辖区政府按规划、计划提供示范区建设专项工作经费,专款专用。 |
(1)辖区提供示范区建设专项工作经费,50万及以上10分。一票否决指标。 (2)慢性病防控经费专项管理,确保专款专用,5分。 |
15 |
查阅资料。
|
县财政局 |
||
3.保障疾控机构的慢性病防控工作经费。 |
慢性病防控工作经费占疾控机构业务总经费的比例>10%,10分;10%,5分;10%以下不得分。 |
10 |
查阅资料。
|
县财政局 |
||
(三)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及评价机制。 (25分) |
1.辖区政府将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相关工作纳入各相关部门年度目标管理。 |
(1)辖区政府将示范区建设工作纳入各相关部门年度目标管理,纳入绩效考核目标工作,5分。 (2)抽查5个部门执行情况,发现有1个部门没有纳入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者得2分,2个及以上部门没有不得分。 |
5 |
查阅相关部门的年度计划和年终评价的相关资料。 |
领导小组办公室 |
|
2.辖区政府将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相关工作纳入各部门绩效考核,落实问责制。 |
(1)抽取4个相关部门职能科室,询问相关职责知晓与执行情况。部门履职合格的覆盖率达100%,20分。
|
20 |
查阅资料,现场询问。 |
领导小组办公室 |
||
二、环境支持 (135分) |
(一)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构建全方位健康支持性环境。 (60分) |
1.开展健康家庭、社区、单位、学校、食堂、餐厅/酒店建设,数量逐年增加。 |
(1)开展健康家庭活动的健康社区占辖区社区总数的30%以上,5分;20-30%,2分;20%以下不得分。 (2)健康单位、学校、餐饮(食堂、餐厅/酒店)每类不少于5个,每类5分;每少1个扣1分。 (3)现场评估发现每类中有1个不达标,该类不得分。 (4)复审:健康社区覆盖率逐年增加5%或达到40%以上,5分。健康单位、学校、食堂/酒店每年增加2个或每类达到10个以上,每类5分,每年增加未达到要求者该类不得分。 |
20 |
查看健康支持性环境的名单,现场随机抽查每类1个。 |
县教育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卫计委,各乡镇 |
2.开展健康主题公园、步道、小屋、健康一条街等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数量逐年增加。 |
(1)健康主题公园、步道、小屋、一条街等,每建设1类,4分,满分16分。 (2)现场评估发现1个不达标,该类不得分。 (3)复审:健康步道、小屋等数量逐年有增加或每类建设数量达到3个,每类8分,满分16分,未达到要求者该类不得分。
|
16 |
查看健康支持性环境的名单,现场随机抽查每类1个。 |
县市政园林局、城管执法局、卫计委 |
||
3.开展“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专项行动。 |
(1)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的“三减三健”专项行动、每开展一项得3分,满分18分。 (2)食盐与食用油的摄入量低于本省平均水平3%以上,各3分。 (3)复审: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的“三减三健”专项行动、每开展一项得3分,满分18分。食盐与食用油的摄入量5年下降10%或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以上,各3分,未达到要求者不得分。 |
24 |
查阅社会因素调查报告和相关资料。 |
县卫计委、各乡镇 |
||
(二)为群众提供方便、可及的自助式健康检测服务。(20分) |
1.社区设立自助式健康检测点,检测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等。 |
(1)设立自助式健康检测点的社区覆盖率不低于30%,10分;覆盖率20-30%,5分;20%以下不得分。 (2)复审:自助式健康监测点逐年增加5%或达到40%,10分,未达到要求者不得分。 |
10 |
查看自助式健康检测点名单,现场随机抽查健康社区、单位各1家。 |
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
|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自助式健康检测点,并提供个体化健康指导。 |
(1)设置健康检测点的机构覆盖率>80%,5分;70-80%,3分;70%以下不得分。 (2)提供个性化健康指导的机构比例>50%,5分;40-50%,3分;30-40%,2分;30%以下不得分。 |
10 |
现场查看医疗机构免费健康检测点的设置及健康指导的记录。 |
各乡镇、县卫计委
|
||
(三)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普及公共体育设施,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 (30分) |
1.社区建设15分钟健身圈,居民健身设施完好,提高人均体育场地面积。 |
(1)社区15分钟健身圈的覆盖率>90%,2分;70-90%,1分;70%以下不得分。 (2)设备完好100%,2分;其余0分。 (3)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平米,2分。 |
6 |
查阅资料,现场随机抽查居委会或村委会。 |
县文广体旅局,各乡镇 |
|
2. 公共体育场地、有条件的企事业、学校的体育场地免费或低收费向社区居民开放。 |
(1)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比例100%,2分;其余0分。 (2)有条件的单位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比例≥30%,2分;30%以下不得分。 |
4 |
查阅资料,现场评估,走访辖区居民了解开放情况 。 |
县文广体旅局、教育局,各乡镇 |
||
3.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工间健身活动,组织符合单位特点的健身和竞赛活动。 |
(1)开展工间健身活动单位覆盖率≥80%,5分,80%以下不得分。 (2)每年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开展至少1次健身竞赛活动,5分;未开展不得分。 |
10 |
查阅资料,现场查看、询问。 |
县文广体旅局、总工会、妇联 |
||
4.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 |
中、小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的比例达到100%,5分;80-100%,2分;80%以下不得分。 |
5 |
查阅资料。
|
县教育局 |
||
5.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 |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40%,5分;35-40%,2分;35%以下不得分。
|
5 |
查阅体育部门相关资料。 |
县文广体旅局 |
||
(四)开展烟草控制,降低人群吸烟率。 (25分) |
1.辖区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设置禁止吸烟警语和标识。 |
辖区100%的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设置禁止吸烟警语和标识,5分;95%-100%,2分;95%以下不得分。 |
5 |
现场随机抽查。 |
县爱卫办、交通局,各乡镇 |
|
2.禁止烟草广告。 |
(1)辖区有禁止烟草广告的政策文件,2分。 (2)辖区未发现烟草广告,3分。 |
5 |
查阅资料,现场评估。 |
县爱卫办 |
||
3.建设无烟党政机关、无烟医疗卫生计生机构、无烟学校。 |
(1)覆盖率均达100%,5分;低于100%不得分。 (2)抽查发现1个单位不合格,不得分。 (3)医疗机构院内售烟为一票否决指标。 |
5 |
现场随机抽查。 |
县爱卫办、卫计委、教育局,各乡镇 |
||
4.辖区各级医疗机构开展简短戒烟服务培训,提供简短戒烟服务。 |
(1)开展简短戒烟服务培训的医疗机构覆盖率≥80%,3分;80%以下不得分。 (2)提供简短戒烟服务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覆盖率100%,2分;100%以下不得分。 |
5 |
查阅资料,现场抽查医疗机构提供简短戒烟服务的情况。 |
县卫计委 |
||
5.降低辖区15岁以上成年人吸烟率。 |
(1)15岁以上成人吸烟率低于25%,5分。 (2)复审:15岁以上成人吸烟率逐年下降,5年降低10%;5年降低未达到10%不得分。 |
5 |
查阅中国慢性病与营养监测、社会因素调查报告。 |
县爱卫办,各乡镇 |
||
三、体系整合 (80分) |
(一)建立防治结合、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上下联动的慢性病综合防治体系。(35分) |
1.建立完善慢性病防控服务体系和分工明确、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 |
(1)辖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制订实施慢性病防控服务体系建设的方案,5分。 (2)明确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职责,5分。 |
10 |
查阅资料。 |
县卫计委 |
2.建立完善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等的工作机制,推进慢性病防、治、管的整合。 |
(1)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督导慢性病防控服务体系的有效运行,5分。 (2)建立完善慢性病防控服务体系的运行、质控、绩效评价机制,10分。 (3)疾控、医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和对口支援,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10分。 |
25 |
查看相关的制度及信息平台,查看防、治、管的情况,查阅相关的文件以及考核兑现情况。 |
县卫计委 |
||
(二)加强慢性病防控队伍建设。(45分) |
1.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职能有独立的慢性病防控科室,配备专职人员。 |
(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有独立的慢性病防控科室,5分。 (2)专职人员占本机构专业人员总数的比例≥10%,5分;5-10%,2分;低于5%不得分。 (3)每年接受上级专业培训不少于2次,4分。 |
14 |
查阅资料。 |
县卫计委 |
|
2.二级以上医院配备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履行相应的公共卫生职责。 |
(1)二级以上医院有承担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部门,5分。 (2)二级以上医院有专职的公共卫生人员承担慢性病防控工作,5分。 (3)二级以上医院每年组织对辖区基层医疗机构的慢病专业培训不少于2次,5分。 |
15 |
查阅资料。 |
县卫计委 |
||
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承担所在区域慢性病防控工作。 |
(1)基层医疗机构设有单独的科室负责慢性病防控工作,5分。 (2)基层医疗机构有专职的公共卫生人员承担慢性病防控工作,5分。 (3)基层医疗机构每年接受上级培训不少于4次,4分。 (4)基层医疗机构每年组织对村医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医护人员的培训不少于2次,2分。 |
16 |
查阅资料。 |
县卫计委 |
||
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70分) |
(一)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开展慢性病防治全民健康教育。(30分) |
1.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定期传播慢性病防治和健康素养知识和技能。 |
(1)利用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等新媒体广泛开展慢性病防治和健康教育,每月不少于2次,8分。
|
8 |
查阅资料。 |
县委宣传部、广播电视台 |
2.开展社会性大型健康日活动,扩大传播慢性病防治和慢病健康素养知识和技能的范围。 |
辖区每年至少开展4次健康主题日大型宣传活动,应包括肿瘤宣传周、全国高血压日、世界糖尿病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爱牙日、世界脑卒中日等,8分,不足4次,每次2分。 大型活动是指参与人数超过300人(含分会场)。
|
8 |
查阅资料。 |
县卫计委,各乡镇 |
||
3.各社区设有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向居民普及慢性病防控的知识与技能。 |
(1)健康教育活动室在当地社区的覆盖率达100%,2分。 (2)健康宣传栏社区覆盖率≥90%,内容至少2个月更新1次,2分。 (3)社区健康讲座每年≥4次,每次不少于50人,2分。 |
6 |
查阅资料、现场评估。查阅活动室、健康讲座与社区宣传栏的计划或分布表;抽取2个点现场观察实际执行情况。 |
县卫计委,各乡镇 |
||
4.开展幼儿园、中小学校健康行为方式教育。 |
(1)幼儿园、中小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覆盖率达100%,3分。 (2)健康教育课包括营养均衡、口腔保健、健康体重、视力保护等内容,每学期以班级为单位,课程≥6学时,5分;低于6学时不得分。 |
8 |
查阅资料、现场评估。查阅教育计划;查阅即课程表、教材与教参,抽取1个点现场观察实际执行情况。 |
县教育局 |
||
(二)提高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和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20分) |
1.提高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 |
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60%,10分;50-60%,5分;低于50%不得分。 |
10 |
查阅社会因素调查报告。 |
县卫计委,各乡镇 |
|
2.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0%,10分;10-20%,5分;10%以下不得分。 |
10 |
查阅资料。 |
县卫计委,各乡镇 |
||
(三)发挥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在慢性病防控中的积极作用。 (20分) |
1.辖区开展群众性健身运动。 |
(1)有5个及以上的群众健身团体,2分。 (2)配有健康指导员和志愿者,2分。 |
4 |
查阅资料。 |
县文广 体旅局 |
|
2.每年至少开展1次多部门组织的集体性健身活动。 |
定期开展政府支持、企事业单位承担参与并积极支持的健身活动,每年≥1次,8分;未开展不得分。 |
8 |
查阅资料。 |
县文广体旅局、总工会、妇联 |
||
3.鼓励社区慢性病患者积极参与社区自我健康管理活动。 |
有自我健康管理小组的社区覆盖率达到50%,8分;40-50%,4分;30%-40%,2分,30%以下不得分。 |
8 |
查阅资料。 |
县卫计委,各乡镇 |
||
五、慢性病全程管理 (160分) |
(一)规范健康体检,开展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加强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慢性病的早期发现与管理。 (43分) |
1.开展学生、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和职工定期健康体检和健康指导。
|
(1)学生健康体检率≥90%,5分;80-90%,2分;80%以下不得分。 (2)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率≥90%,5分;80-90%,2分;80%以下不得分。 (3)每2年1次体检并开展健康指导的机关事业单位和员工数超过50人的企业的覆盖率≥50%,5分;40-50%,2分;40%以下不得分。 |
15 |
查阅教育部门统计数据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统计数据等。
|
县教育局、卫计委、 县直各单位 |
2.应用推广成熟的适宜技术,早期发现诊治患者,及时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
|
(1)医疗机构首诊测血压率≥90%,5分;低于90%不得分。 (2)开展心脑血管疾病、重点癌症、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重大慢性病的筛查和早期诊断,每1项2分,满分8分。 (3)具备血糖、血脂、简易肺功能测定和大便隐血检测等4种技术并提供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覆盖率≥50%,5分;40-50%,2分;低于40%不得分。 (4)提高加强个人健康档案与健康体检信息的利用,发现高危人群登记率100%,5分,90%-100%,3分,80%-90%,2分,80%以下不得分;高危人群纳入健康管理率≥30%,5分,20%-30%,3分,10%-20%,2分,10%以下不得分。 |
28 |
查阅资料,现场评估,抽样调查医疗机构资料、信息系统。
|
县卫计委 |
||
(二)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慢性病规范化管理。 (45分) |
1.开展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慢性病分级诊疗服务。 |
(1)建立分级诊疗制度,3分。 (2)落实并开展高血压与糖尿病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服务,5分。 (3)依托信息平台实现分级诊疗,2分。 |
10 |
查阅资料。 |
县卫计委 |
|
2.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团队负责提供约定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 |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本省平均水平30%,5分;25-30%,3分;15-25%,2分;低于15%不得分。 |
5 |
查阅省级统计数据。 |
县卫计委 |
||
3.提高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糖尿病知晓率。 |
(1)18岁以上高血压知晓率≥60%,5分;40-60%,2分;低于40%不得分。 (2)18岁以上糖尿病知晓率≥50%,5分;30-50%,2分;低于30%不得分。 |
10 |
查阅监测报告数据。 |
县卫计委,各乡镇 |
||
4.提高3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率。 |
(1)3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管理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5分;高于3-5%,2分;低于3%不得分。 (2)35岁以上糖尿病患者管理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5分;高于3-5%,2分;低于3%不得分。 |
10 |
查阅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数据。 |
县卫计委 |
||
5.提高管理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控制率。 |
(1)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5分;高于3-5%,2分;低于3%不得分。 (2)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5分;高于3-5%,2分;低于3%不得分。。 |
10 |
查阅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数据。 |
县卫计委 |
||
(三)在重点人群中开展口腔疾病防治。 (11分) |
1.实施儿童窝沟封闭,社区协同开展健康口腔活动。 |
(1)辖区内实施儿童窝沟封闭学校比例≥60%,3分;50-60%,2分;低于50%不得分。 (2)社区协同开展健康口腔活动,3分。 |
6 |
查阅资料。 |
县教育局、卫计委,各乡镇 |
|
2.控制12岁儿童患龋率。 |
辖区12岁儿童患龋率低于25%,5分;不达标不得分。 |
5 |
查阅资料。 |
县卫计委 |
||
(四)完善区域信息平台,实现医疗卫生机构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20分) |
1.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公共卫生服务、诊疗信息互联互通。 |
(1)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5分。 (2)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二级及以上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5分。 (3)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和信息共享,2分。 |
12 |
查阅资料,现场评估。 |
县卫计委 |
|
2.应用互联网+、健康大数据提供便捷、高效的健康管理服务。 |
应用互联网+、健康大数据为签约服务的患者提供健康管理和诊疗服务,5分。 |
8 |
查阅资料,现场评估。 |
县卫计委 |
||
(五)中西医并重,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预防、保健、诊疗、康复中的作用。(13分) |
1.辖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有中医综合服务区。 |
设有中医综合服务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比例达100%,5分,90%-100%,3分,80%-90%,2分,80%以下不得分。 |
5 |
查阅资料。
|
县卫计委 |
|
2.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的宣传及中医适宜技术推广。 |
(1)宣传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4分。 (2)推广中医适宜技术,4分。 |
8 |
查阅资料,现场评估。
|
县卫计委,各乡镇 |
||
(六)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重大疾病保障的衔接。(14分) |
1.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重大疾病保障。 |
(1)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重大疾病保障等相关政策,4分。 (2)提高签约患者的医疗保障水平和残疾人、流动人口、低收入等人群医疗救助水平的具体措施,4分。 |
8 |
查阅资料。
|
县人社局、民政局 |
|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根据省级医保药品报销目录,配备使用一定数量或比例的药品。 |
(1)按基本药物目录配置,2分。 (2)按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和要求配备使用医保报销药物,非基本药物占基层用药的30%及以上,4分;低于30%不得分。 |
6 |
查阅资料,现场评估。 。 |
县卫计委 |
||
(七)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慢性病防控工作,促进医养结合。 (14分) |
1.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力量参与,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务。 |
(1)有效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慢性病防控,2分。 (2)商业健康保险参与医疗救助,2分。 (3)通过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方式,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务,4分。 |
8 |
查阅资料。
|
领导小组 办公室 |
|
2.促进慢性病全程防治管理服务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服务融合。 |
(1)医疗机构向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与机构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的健康养老服务覆盖比例≥80%,3分;60-70%,2分;低于60%不得分。 (2)具有医养结合机构的街道/乡镇覆盖率≥10%,3分。 |
6 |
查阅资料。
|
县民政局,各乡镇 |
||
六、监测评估(80分) |
(一)开展过程质量控制和重点慢性病监测工作。 (50分) |
1.死因监测 |
(1)年度粗死亡率≥6‰,5分;5‰-6‰,2分,5‰以下0分。 (3)根本死因判定正确率95%以上,3分,95‰以下不得分。 (4)有死亡数据补漏资料(每年必须从公安、妇幼/计生、民政三部门获得死亡资料并补充到死亡数据库)得3分。 |
11 |
查阅资料(文件、督导资料、总结、分析报告等),现场询问及现场抽查30张死亡卡片,查看根本死因判定和ICD-10编码情况。 |
县公安局、民政局、 卫计委 |
2.心脑血管事件报告 |
(1)事件发生率≥600/10万,5分,发生率400-600/10万,2分,低于400/10万不得分。 (2)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漏报率<5%,3分,大于5%不得分。 (3)二级以上医疗机构HIS系统与监测系统对接,2分。 |
10 |
查看相关资料,抽查二级以上医疗机构1家。 |
县卫计委 |
||
3.肿瘤登记 |
(1)报告发病率大于200/10万,5分,160-200/10万,2分,低于160/10万不得分。 (2)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漏报率<5%,3分,大于5%不得分 (3)发病率与前一年比较浮动在10%以内,2分。 |
10 |
查看相关资料,抽查二级以上医疗机构1家。 |
县卫计委 |
||
4.慢病与营养监测 |
(1)5年完成1次辖区全人群抽样调查,调查方案科学、全面、合理,能反映当地实际情况,3分。 (2)监测内容包含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和简易膳食调查,3分。 (3)撰写监测报告,报告应当涵盖监测背景、目的、方法、内容、质控与评价、统计方法、监测结果、主要发现和建议等内容,4分。(完成分占20%,质量分占80%) |
10 |
查阅资料 |
县卫计委 |
||
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监测 |
(1)5年完成1次辖区有代表性的抽样调查,调查方案科学、全面、合理,2分。 (2)开展慢阻肺发病报告工作,2分。 |
4 |
查阅资料 |
县卫计委 |
||
|
6.慢性病监测数据互联互通。 |
利用省、地市、县三级人口健康信息和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重点慢性病监测数据互联互通,5分。 |
5 |
现场评估。 |
县卫计委 |
|
(二)开展慢性病防控社会因素调查,定期发布调查结果。 (30分) |
1. 辖区每5年开展一次慢性病防控社会因素调查。
|
(1)综合运用社会学、流行病学及管理学理论与方法开展社会因素调查,完成调查报告,5分。 (2)报告信息来源权威、准确、多元、综合,报告结构完整,有背景、方法、现状与主要问题、资源分析、预期目标、主要对策与具体措施等内容,4分。 (3)报告调查结果清晰、调查依据正确、对策合乎逻辑、目标设定科学、措施设计得当,4分。 (4)报告结果用于指引、评估示范区建设及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计划的制定,5分。 |
18 |
查阅资料。
|
县卫计委、统计局、 民政局、 公安局 |
|
2.辖区政府发布人群慢性病防控有关健康信息。 |
(1)辖区政府发布含慢性病防控内容的综合健康报告,6分。 (2)综合健康报告主要结果用于政府工作报告,6分。
|
12 |
查阅资料。
|
领导小组 办公室 |
||
七、创新引领(50分) |
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有特色、可复制、可推广。(50分) |
1.倡导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与当地社会、文化等建设和公共服务、公共产品供给相结合。 |
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与辖区社区文化建设、健康城市建设、文明创建、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等相关项目有机衔接整合,以达到1+1>2的实际效果。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并有效衔接达3项,20分;1-2项,10分。
|
20 |
查阅项目计划书与总结报告等资料,现场评估。 |
领导小组 办公室 |
2.总结有创新、特色案例。 |
创新特色案例达2个,案例撰写符合要求,30分,1个15分。 |
30 |
查阅案例文件,查阅该案例的相关原始素材等资料,现场评估。 |
领导小组 办公室 |
||
合计 |
|
|
|
70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