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南乐县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方案

发布时间:2019-05-06   来源:农牧局
分享:

 

 

 

 

 

 

 

乐农201940                     

 

南乐县农业农村局

关于印发2019年南乐县化肥减量增效

工作方案的通知

 

局属有关单位:

2019年南乐县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方案》已经局党组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南乐县农业农村局

                             201955

 

 

2019年南乐县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2019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全力组织、做好2019年化肥减量增效有关工作,确保任务落到实处,根据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农农(耕肥)〔20193号)文件精神及《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9年化肥减量增效有关工作的通知》(豫农办种植〔20196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南乐县基本情况

南乐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辖66乡,322个行政村,总人口53.95万人。南乐县是一个农业大县,拥有农户数11.8万户,种粮大户(新型经营主体)1359个,全县耕地面积65.62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128万亩,主要种植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红薯、杂粮等。2018年,南乐县粮食总产54.69万吨,高标准粮田45万亩。小麦种植面积58.86万亩,单产463公斤,总产27.27万吨。秋作物种植面积63.95万亩,总产27.42万吨,其中玉米42万亩,单产519公斤,产量21.8万吨;大豆3.6万亩,产量0.74万吨;红薯4万亩,产量1.36万吨;杂粮3.3万亩,产量0.46万吨;棉花0.05万亩,产量0.01万吨;优质花生7万亩,产量2.45万吨。2018年年化肥施肥总量(折纯)为5.7952万吨,其中氮肥2.2574万吨,磷肥1.4465万吨,钾肥0.4926万吨,复合肥1.5985万吨。

二、工作思路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坚持绿色引领,转变发展方式,减少化肥投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以及其它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三、目标任务

2019年,南乐县是全省17个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之一,主要目标任务是示范开展化肥减量增效,集成创新、推广应用技术模式,建设一个化肥减量技术服务示范基地,提高技术到位率,示范面积不少于1万亩,示范技术模式2个以上。同时,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采集大田土壤样品46个以上,全部检测土壤常规六项,其中10%的样品检测中微量元素和重金属12项;开展“3414”田间试验及肥效校正试验3个以上,更新养分数据,优化施肥参数,完善肥料配方。

(一)促进化肥用量负增长。示范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要达到95%以上,化肥使用量减少3%以上,带动全县化肥使用量持续减少。

(二)促进化肥利用率提升。示范县因地制宜集成化肥减量技术模式,加快肥料新产品、施肥新机具、实用新技术推广应用,推动实现到2020年化肥利用率达到40%以上。

(三)促进化肥安全施用。土壤酸化区或偏酸区,将土壤pH作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标,建立化肥安全使用技术体系,使施肥结构由原来用量与比例的两方优化,向用量、比例与品种三方共同优化的方向调整。落实因土、因作物施肥,改善土壤属性,保证农业可持续生产。

四、重点工作

改变施肥观念、转变施肥方式,实现农业节肥是2019年我县种植业绿色发展的重点任务,要以“一控两减三基本”为战略目标,以“经济施肥、增产施肥、环保施肥、轻简化施肥”为原则,以技物结合为切入点,创新、组装减肥增效技术模式、推广方法与机制,通过项目带动减少化肥用量、提高化肥利用率。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推进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建设。开展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加快集成推广应用化肥减量增效、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着力减少不合理化肥投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1.主推技术

玉米种肥同播技术。玉米播种时期,利用玉米种肥同播机具一次性将玉米种子和高效缓释肥料施到地里,达到化肥深施、苗齐苗壮、减轻劳动强度的目的,实现玉米播种施肥轻简化高效化,促进玉米生产节本增效、提质增效。

胡萝卜有机肥替代技术。胡萝卜种植前,采用“土壤深耕翻+增施生物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综合技术模式,改善土壤耕层状况,用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量,提升土壤地力,达到减肥增效增质的目的。

小麦简化施肥技术。我县小麦全生育期施肥为“一底一追”,其中追肥于起身前采用机械化追施,有效节省人工费用。

2.实施方式

以全县新型经营主体为主,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物化补助等方式,对应用配方施肥、机械施肥、水肥一体化等高效施肥技术,施用作物专用肥、缓释肥料、水溶肥料、微生物肥料等新型高效肥料予以补助。

引导肥料企业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数据成果,推动产品质量升级,推动配方肥下地,支持发展“全链条”农化服务,开展肥料统配统施等服务。

向新型经营主体、肥料企业等社会化服务组织打包购买施肥服务,或对施用相关产品予以补贴。

3.推广机制

采取由点到面的推广方式,以省、市施肥指导意见为基础,结合本地实际,分区域、分作物、分品种集成提炼技术模式,打造示范片,展示推广化肥减量增效技术。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为纽带,吸纳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农资企业等主体,在示范片集中力量,相互协调、相互融合,形成化肥减量增效的最优途径。技术要点、应用模式、推广途径等在示范片定型后,将同类型区域纳入应用范围,在示范县全面推广,扩大规模带动周边农户。

1)集成推广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结合我县实际,找准作物施肥突出问题,按照农艺农机结合、设施技术配套、肥水管理与品种、栽培、植保措施统筹的原则,集成、推广23套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推动形成农业绿色生产方式。通过印发科学施肥指导手册、宣传与培训等方式,提高测土配方施肥普及率与到位率。

2)深入创建化肥减量增效示范片。按照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的要求,突出重点问题、主要作物和主推技术,建设1个以上的万亩示范片。充分发挥示范片技术集成展示作用,做到示范片有技术规程、有专家指导、有醒目标牌、有观摩活动、有效果评价。促使化肥减量增效新技术、新产品形成“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共同促进”的格局,推进示范创建活动有序、扎实有效开展。

3)逐步完善农企合作机制。逐步完善农企合作推进科学施肥工作机制,鼓励、支持和引导肥料企业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数据成果,采取多种方式推广应用配方肥。推动肥料企业参与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创建,支持肥料企业在示范区开展肥料新产品新技术试验示范,组织科学施肥技术培训。引导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扶持发展农化服务组织,开展肥料统配统施等多元化服务。

(二)巩固提升测土配方施肥基础工作。继续抓好田间调查、取土化验、田间试验、配方发布、数据开发等测土配方施肥基础工作,用好海量数据资源,探索数据共享机制。

1.流程控制

1)采样化验环节。合理布设调查采样点位,规范采集土壤样品,强化分析化验质量控制,确保数据准确性。

2)田间试验环节。统筹实施田间试验,按照“统筹规划、区域设点、综合试验”的要求,制定田间试验方案,开展主要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经济作物“2+X”田间肥效、肥效校正以及中微量元素单因子肥效等试验。

3)数据开发应用环节。规范录入分析化验和田间试验数据,整理开发测土配方施肥数据,不断完善粮食作物科学施肥技术体系,建立经济园艺作物科学施肥技术体系,定期发布主要农作物施肥配方,引导新型农业主体按方施肥、肥料企业按方生产配方肥。充分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果,大力开展科学施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服务模式探索,借助互联网技术,开通测土配方施肥微信公众号等科学施肥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服务等模式,广泛、快速传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及时更新完善县域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咨询系统,方便基层网点按方为农户配肥供肥,利用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支持开发智能化配肥,施测土配方施肥数据成果于肥料产品。

4)配方制定发布环节。改进优化肥料配方结构,在优化氮磷钾配比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机肥料、中微量元素肥料用量方案。完善配方发布制度,确保配方发布及时有效。

5)农户施肥调查环节。准确把握农时季节,及时进行农户调查。采用随机等间距抽样的方法,每县随机抽取3乡(镇),每乡(镇)根据辖区内各村人均收入随机等间距抽取3个村,村内随机等间距抽取20家农户进行施肥状况调查。同时,每乡(镇)随机抽取35家肥料经销店,对肥料经销商开展调研。摸清辖区内主要农作物,尤其是蔬菜、果树等特色农作物施肥方法、运筹、品种与施肥量等。

2.技术支撑

对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实施以来的测试分析数据、田间试验数据进行系统整理,分析变化趋势,合理开发利用。结合肥料产业发展趋势,连通肥料供应端与需求端,引导肥料生产更好地适应种植业发展的需求。

五、实施进度安排

实施进度为20194-20206月。具体安排如下:

20194月:制定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方案,完成去年46个土壤样品的检测工作。

20195月: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物质及社会化服务组织招标采购。

20196月:小麦试验测产采收,下季作物试验安排及项目示范区实施工作。

20197-8月:秋作物试验管理,技术宣传培训及项目示范区管理。

20199-10月:土壤样品采集,施肥调查,田间试验采收及下季试验安排,示范区效果检查验收。

201911-20206月:搞好示范区小麦测产验收和试验田收获与考种工作,编写小麦田间试验报告;安排秋作物田间肥效试验等工作。

六、人员分工

南乐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胡胜杰任项目领导小组组长,负责项目整体工作的指导与协调。

副局长宋瑞轩任项目领导小组副组长,具体负责项目工作的指导、协调及项目验收。

土肥站站长吴秀萍负责项目的实施工作。

土肥站全体成员参与项目示范区建设、试验示范安排实施、施肥调查及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检测工作。

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工作队人员(见附表4)均参与化肥减量增效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工作。

技术协同单位:南乐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植保站、种植业股、科教股等。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按照“政府主导、部门主推、统筹协调、合力推进”的原则,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南乐县农业农村局领导高度重视,从农业农村局局长、主管局长到土肥站及相关股室,积极协作与配合,全力开展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管理与实施工作。

南乐县土肥站为项目实施技术指导单位,具体负责项目实施工作。包括示范区建设、土样采集、分析化验、田间试验安排、施肥调查、技术宣传培训、监测点效果评价等。

(二)强化专业队伍

稳定土肥专业人员队伍,不断更新技术知识,提高业务素质,增强服务能力。立足工作需要,提高业务技术能力,加强数据审核报送工作,为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在关键农时季节,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落实好各项技术措施。多措并举,普及化肥减量增效新理念,积极开展“化肥减量增效示范”主题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农业项目,宣传培训化肥减量增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业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监督检查

加强项目管理,按时上报项目实施情况和工作进度,随时迎接上级领导对项目区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加强项目自查自评,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年底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编写项目总结报告、绩效自评报告和绩效自评表。同时加强相关数据质量审核,确保化验分析和耕地质量监测分析数据准确、可靠,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四)严格资金管理

严格按照《河南省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豫财农〔201837号)规定,切实加强资金管理,设立项目资金专户、专账,专人管理,严格执行逐级签票报帐制度。防止出现骗补和挪用,严禁截留和超范围支出。实施期内要及时上报任务落实、资金使用、工作进度和效果评价等情况,并接受上级相关部门的检查与督导。

 

附件12019年化肥减量增效目标任务分解表

附件22019年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

附件32019年化肥减量增效项目资金预算

附件42019年南乐县化肥减量增效项目 监督小组工作队人员名单

 

 

附件1

2019年化肥减量增效目标任务分解表

乡 镇

取土数量

(个)

试验类型及数量

试验示范面积和相关技术

模式

谷金楼乡

4

 

 

1.玉米缓控释肥肥效对比试验。面积为2亩,地点寺庄乡苏岳村,主要是对参与示范方建设的几个不同品牌缓控释肥料的使用效果进行试验效果对比验证,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

2.胡萝卜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肥效对比试验。面积2亩,地点元村镇操守村,主要是验证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的肥效对比效果,带动大面积推广。

3.花生“2+X”试验。地点西邵乡刘苑村,占地面积2亩,通过试验探讨经济作物最佳施肥配方。

4.小麦玉米肥料利用率试验。占地面积1.5亩,地点杨村乡睢杨村,用于研究我县主要农作物的化肥利用率。

西邵乡

4

花生“2+X”试验1

寺庄乡

4

玉米缓控释肥肥效对比试验1

梁村乡

4

 

元村镇

4

胡萝卜有机肥替代肥效对比试验1

近德固乡

4

 

杨村乡

5

小麦玉米肥料利用率试验各1

张果屯镇

5

 

韩张镇

5

 

千口乡

4

 

福堪镇

    3

 

合计

46

5

 

 

附件2

2019年南乐县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

 

技术模式实施方式及推广机制

 

 

玉米种肥同播技术

1.技术模式:化肥深施+种肥同播+缓控释肥。

2.实施面积:10000亩;

3.实施对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范围覆盖全县;

4.实施方式:采取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进行,对农机服务化组织进行招标采购,推荐缓控释肥配牌及配方,对实施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5.推广机制:利用玉米种肥同播机具一次性将玉米种子和高效缓释肥料施到地里,实现玉米播种施肥轻简化高效化,促进玉米生产节本增效、提质增效,以点带面,带动大面积推广。

 

 

胡萝卜有机肥替代技术

1.技术模式:土壤深耕翻+增施生物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

2.实施面积:2000亩;

3.实施对象:兰亭种植合作社,地址元村镇古寺郎村。

4.实施方式:土壤深耕翻为2018年耕地质量提升项目的补充示范方,采用带犁地轨迹的大型机械进行深耕翻作业,深度30厘米以上,犁一遍粑两遍,补充标准为每亩60元。生物有机肥走政府采购,亩用量100公斤。

5.推广机制:改善土壤耕层状况,用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量,提升土壤地力,达到减肥增效增质的目的。

 

 

 

小麦简化施肥

技术

1.技术模式:机械化追施。

2.实施对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范围覆盖全县,

3.实施方式:小麦返青起身前采用手推式或背负式小型机械进行撒施追施。

4.推广机制:通过施肥机械的应用有效节省人工费用。

5.不对示范主题及所用机械进行补贴。

 

 

附件3

2019年南乐县化肥减量增效项目资金预算

 

工作内容及费用

补助金额

(万元)

 

 

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建设

1、玉米种肥同播示范区。示范面积1万亩,机械化服务组织采购(含肥料),亩需125元,项目区总需资金125万元。

2、胡萝卜有机肥替代示范区。示范面积2000亩,亩增施生物有机肥100公斤需120元,总需资金24万元,深耕翻费用从去年耕地质量提升项目中出。

3、示范方设肥效对比试验2个,费用1万元。

 

 

150

 

 

 

 

测土配方施肥

基础工作

1、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化验、委托检测、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及更新、化验药品及易耗品的采购等。

2、田间试验:试验肥料采购、试验用地补助、试验用工、微耕机和小型收获机械购置、小区标牌制作等。

3、技术服务:技术宣传培训与推广费用、技术资料印制、示范方测产观摩、标志牌制作、交通费等。

4、技术人员外出培训费用。

 

 

50

耕地质量监测点建设及维护

主要用于租用地补助、小区隔离材料采购、小区标牌及监测点大牌制作、监测点建成后的日常运行与维护等费用。

 

10

 

耕地质量等级及施肥情况调查评价

每年均需进行耕地质量等级、施肥情况及农田节水情况调查,主要用于野外调查人员的交通、误餐、培训及印制调查表格、技术宣传资料等费用。

 

5

合计

215

 

 

 

附件4

2019年南乐县化肥减量增效项目 

监督小组工作队人员名单

 

一、杨村乡、城关镇工作队:

 长:李永杰

副队长:常振山 时世龙

 :   韩培莉 安瑞霞 郭瑞花 张中博

徐亚民  焦相所 李景焕 毛阳阳 王保卫

二、韩张镇、张果屯工作队:

 长:张玉波

副队长:秦根辉 张焕想

     段宜勇 陈高雷 姜趁想 贾庆沛

周文芹 郭媛媛 马振玲 时晓博 韩保聚

三、千口镇、福堪镇工作队:

 长:袁付晨

副队长:王茂盛 郭自豪

 员:张志玲  高献国 张跃军 贾留芬 段彤辉

张广辉  葛巍伟 王学峰

四、西邵乡、谷金楼乡工作队:

 长:李现恩

副队长: 曹利霞 贾静娜

 员:段东军 张振波    吴晓宁 李志红(女)

崔志刚  韩林英 黄敬镯    韩潇楠  

五、元村镇、梁村乡工作队:

 长:杨善智

副队长:秦寒露 冯金赏

 员:查晓飞 王新奎  魏瑞花 高艳丽 李志红  

裴庆卜  崔艳玲 郭利杰 桑忠宽  

六、近德固乡、寺庄乡工作队:

 长:魏静茹

副队长:谢明明 段迎先

 员:吴秀萍  时方方 吉慧静 郭艳蕊 李书英  

马建新  李焕斋 王首江 宋庆华 王伟丽

 

 

 

 

 

 

 

 

 

 

 

 

 

 

 

 

 

 

 

            

 

 

 

 

 

 

 

 

 

 

 

 

 

 

 

 

 

 

 

 

 

 

 

 

 

 

 

 

 

 

 

 

 

 

 

 

 

 

 

 

 

南乐县农业农村局办公室         201955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