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J3001--0-2022-00132
  • 主题分类:
  • 发文机关:
  • 成文日期:
  • 标  题: 乐政〔2022〕14号南乐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乐县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工作方案的通知
  • 发文字号:
  • 有效性:

乐政〔2022〕14号南乐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乐县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工作方案的通知

2022-08-29   县政府办公室

乐政〔202214

南乐县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南乐县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

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

《南乐县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工作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22620

南乐县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县委部署,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打造仓颉故里·文润南乐旅文创产业强县品牌,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紧紧围绕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以仓颉故里·文润南乐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南乐篇)为品牌,以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为着力点,全面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奋力开创我县文化旅游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局面,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南乐做出更大贡献。

(二)发展目标。2025年底,旅游年收入达到10亿元,文化产业年增加值达到10亿元。仓颉故里·文润南乐影响力不断彰显,文旅品牌深入人心,文旅文创产业链条逐步完善,多元化的文化旅游业态更加丰富,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进一步健全,文化旅游消费成为引领消费升级的重要领域。成功创建一批省文旅文创融合名镇、名村、名品。展望到2035年,仓颉故里·文润南乐文旅品牌广受国内外认同,文旅强县目标全面实现。

二、重点任务

(一)强化宣传推广,让文旅品牌“靓”起来

以南乐历史探源、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主线,系统梳理具有重大价值、突出影响、关键意义的历史文化资源,推出精品旅游线路,打造宣传矩阵、搭建活动平台、实施引客入乐,扮靓仓颉故里·文润南乐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南乐篇)品牌。

1推出精品旅游线路。精选优质文旅资源,串点成线,连线成面,连面成体,着力打造4条精品主题旅游线路:以仓颉文化博物馆为代表的人文景观之旅、以濮阳第一党支部纪念馆为代表的红色教育之旅、以马颊河湿地公园为代表的自然风光之旅、以西邵红杏为代表的农业采摘之旅。(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打造媒体推广矩阵。依托南乐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对外宣传优势,坚持以文化为魂、旅游为体,用好、用活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传播手段。借助主流媒体,加强与今日头条、抖音、哔哩哔哩、小红书、腾讯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合作,遴选扶持10个文旅自媒体传播账号,打造一体策划、集中采集、多种生成、立体传播、同频共振的媒体推广矩阵,激发内容创造力,增强推介传播力,有效提高我县文旅资源在国内外的吸引力、影响力和美誉度。(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融媒体中心、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县委网信办、县文联)

3搭建文旅活动平台。统筹办好仓颉文化艺术节、仓颉庙会、杏花节、胡萝卜节等文旅节会,以活动聚人气、活资源、上水平,繁荣文化,擦亮品牌,展示南乐良好形象。搭建跨区域文化旅游协作体,推动我县与周边县市建立文旅文创联盟,加强合作,协同发展。(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县文联、各乡镇)

4大力实施引客入乐。鼓励旅行社与旅游企业加强联动,积极推广南乐精品旅游线路,拓展外地客源市场,组织更多游客入乐旅游。加快以南乐高铁站为支点的旅游交通体系建设,开通南乐高铁站至A级景区旅游直通车。充分发挥公路纽带优势,持续开通主题旅游专车,服务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财政局、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县交通运输局)

(二)强化落地落实,让项目建设“快”起来

坚持项目为王,树立抓项目就是抓机遇、抓发展的理念,重点推动9大重点项目建设,打造从仓颉文化旅游景区经乐泰森林公园景区、南乐西湖到南乐文庙文化旅游产业带,构成仓颉故里·文润南乐的雏形。(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发展改革委、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市政园林管理服务中心县林业发展服务中心

1仓颉文化旅游景区建设工程。全面加强仓颉文化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景区周边立面改造、停车场、公共厕所、广场、警务室、游乐区,庙内角楼、中院配殿、后院配殿、藏甲楼、掖门改造及碑亭等。实施仓颉文化博物馆数字化及布展提升,不断丰富仓颉文化内涵,有力地将自然景观与景区文化完美结合,全新打造景区的新特色、新看点,全面提升仓颉景区的人文魅力。

2南乐文庙复原工程。按照高标准编制的《南乐文庙历史文化街区项目总体设计》,对文庙复原建设,高标准进行数字化布展,打造A级旅游景区。

3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项目。抢抓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国家机遇,建设南乐县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主要建设下沉式广场、卫河古码头复原、古遗址保护、牌坊、雕塑、桥梁亮化工程、亲水栈道平台建设、健身步道、绿化、停车场等。

4目连戏排演中心建设项目。目连戏是中国最古老、最原始的剧种,被称为戏剧历史上的活化石,并且有戏祖戏娘之称。 南乐《目连戏》综合戏曲、杂技、烟火、魔术于一身,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乐县目连戏排演中心设有展演剧场、展览厅、排练厅及相关辅助用房等。

5唐槐公园建设项目。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该园以南乐八大槐之首、树龄为一千余年的唐槐为依托、以大运河文化为载体建成。中心广场周围配以松柏古木、凉亭花架、景观灯饰等,以亮化唐槐公园,充分展示出唐槐公园景观文化内涵对中华民族作为礼仪之邦对敬天礼地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6德善阁建设项目。德善阁坐落于马颊河湿地公园北侧,唐代建筑风格。德善阁依托南乐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三省交界的区位优势,标志着南乐的城市建设又翻开了新的一页,文化旅游事业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7城墙遗址公园建设项目。城墙遗址公园位于濮阳市南乐县,昌州路以北,平安路以西,西临南乐文庙及目连戏排演中心项目,东邻南乐县中医院。项目以古城墙遗址保护和儒家文化传承为主要设计内容,东部为遗址保护区,西部为儒家文化区。遗址保护区设计主要内容为夯土城基保护和城墙角楼——起凤亭

8南乐县综合游客中心建设项目。南乐县综合游客中心位于南乐文庙规划区域内。项目设计为明清建筑,与文庙复原工程风格一致,合为一个整体。游客中心的建设有助于提升南乐旅游形象、完善城市功能,加快以文庙历史文化街区为文化品牌的建设步伐,是南乐县文化旅游事业的一项重要举措。

9生态公园建设。在大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提出城市生态公园建设目标,先后建设马颊河湿地公园、一行公园、政和公园、东湖湿地公园、乐泰森林公园等生态公园,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亲近自然、休闲娱乐观光的场所,对完善南乐文化休闲旅游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强化保护利用,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发挥文物工作在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中的柱石作用,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高水平推动文物遗址保护传承和博物馆建设,依托数字技术和创新创意,活化利用我县文旅资源,赋予文化遗产更强大的生命力。

1加强文物保护和阐释。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支持具备条件的文物点继续申报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科学推动南乐县史官遗址、南乐文庙、宋耿落汉墓群、千口抗日武装联防区旧址、中共直南特委四支队诞生地、大运河南乐段等不可移动文物及遗址的保护研究,加快合理开发利用。聚焦仓颉文化、一行文化、大运河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僧一行、梁天奇、魏允贞、李从心等历史名人,郭宝珊、张西三、铁瑛、路恩梓、韩青竹等革命人物。深入阐释蕴含其中的思想精髓和人文精神,赓续历史文脉,彰显时代价值,建设中华文明连绵不断的探源地、实证地和体验地。(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发展改革委、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各乡镇)

2弘扬传承隋唐大运河南乐段文化。分级分类做好大运河(南乐段)相关文化遗址遗迹的保护修缮,加强与大运河紧密相关的重要遗址遗迹考古发掘展示。深入挖掘南乐县大运河文化,实现大运河文化的活态传承和发展。依托省保单位大运河南乐段,加快建设南乐县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谋划建设南乐县大运河文化博物馆等一系列项目。(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发展改革委、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元村镇、寺庄乡、梁村乡)

3打造南乐县近现代红色文化遗迹。依托千口抗日武装联防区旧址、中共直南特委四支队诞生地、濮阳市第一党支部旧址、张抗故居等弘扬传承南乐县红色文化。(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发展改革委、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各乡镇)

4加快推进文物保护项目。加快推进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千口抗日武装联防区旧址、直南特委四支队发源地旧址、大运河南乐段(谷村傅家大院)维修建设项目。开展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南乐文庙的安防、消防工程项目。(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县发展改革委、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千口镇、元村镇、城关镇、近德固乡)

5推动文化遗产数字赋能。坚持用数字活化文化、用数字展示文化、用数字诠释文化。发挥我县文物资源禀赋优势,运用数字技术,通过创意激活、科技赋能等方式,对史官遗址、仓颉文化博物馆、文庙博物馆等进行数字化保护展示,构建文旅数字体验空间,打造沉浸式旅游目的地,真正让收藏在博物馆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发展改革委、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各乡镇)

6强化非遗资源活态传承。以创建国家级(濮阳)传统戏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引领,深入实施非遗点亮”“非遗传承创新”“非遗品牌活动擦亮”3项计划,设立南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打造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示范(展示馆)传习所。创新开发南乐非遗产品,对我县剪纸、泥塑、面塑、布老虎、豆腐干、香油、九鼎酒等项目进行创意设计,创作一批富有南乐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形成创意研发、加工制造、销售流通、市场服务等为一体的产业链。发展非遗+旅游,在县文化馆、目连戏排演中心、文庙、仓颉庙、森林公园等景区,通过设立非遗小展厅、小展台、小展品的形式,长期展销非遗文创产品,让非遗更加贴近群众、走进生活。(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各乡镇)

(四)强化数字赋能,让文旅业态“潮”起来

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抢抓文旅产业发展的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和年轻化消费新风口,树立创意、创新、创造理念,发展基于5G、元宇宙、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全息投影、智能交互等技术的新一代沉浸式体验型文旅消费,培育沉浸式文旅新业态,推动现有文化内容向沉浸式内容移植转化,为我县文旅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1传统文旅业态转型升级。全面推进我县文旅传统业态数字化提升改造工程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建设智慧景区,积极鼓励三星级及以上星级酒店建设智慧酒店。杏花小镇、胡萝卜小镇、西红柿小镇由观光游向度假游、沉浸式体验游转型。濮阳第一党支部纪念馆、县图书馆、县文庙博物馆、县体育中心建设智慧场馆。推动文艺精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鼓励开通景区班车。(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交通运输局、各乡镇)

2新兴文旅业态抢滩登陆。加快城市大数据数字中心建设,搭建全市智慧文化旅游信息平台,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元宇宙等技术为游客提供安全、精准、高品质的文旅信息服务。发展沉浸式文旅。依托A级旅游景区,建成沉浸式数字体验文旅场馆,营造虚实结合的空间,打造沉浸式故事场景,让置身其中的游客与文旅产品发生互动,增强游客身临其境的体验感、获得感。发展研学旅行。落实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梳理整合仓颉文化、红色文化及自然风光等资源,依托史官遗址、武联防、南乐文庙等,打造一批主题鲜明的研学旅行基地,开发精品课程,推出精品线路,构建一流的研学旅行产品体系。发展红色旅游。实施红色文旅资源保护利用开发工程,提升红色历史遗址、遗迹、旅游景区。深挖红色文旅资源文化内涵,开展红色文化研讨会,举办红色文化宣讲,传播红色文化。发展乡村旅游。以富民惠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乡村旅游发展体系,提高乡村运营能力,赋予乡村振兴强劲的文旅牵引力。以乡村旅游重点村、乡村旅游特色村和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创建为载体,加快布局精品民宿、乡村酒店、农事体验、露营营地等人文体验空间,按照生态优良、风光优美、环境优越、服务优质的标准,打造一批休闲康养基地和乡村旅居目的地。推进文旅+夜经济。支持新城国际商业街、文庙街区、醇香小镇、灯笼小镇等举办啤酒节、灯光节、美食节、音乐节等活动,打造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教育局、县乡村振兴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商务局、各乡镇)

3未来文旅业态谋划布局。依托史官遗址、宋耿落汉墓群等重要遗址,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打造国内一流考古目的地,推出一批考古研学旅游线路。打造国家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应用示范项目,推进文化和旅游装备制造业示范企业、示范项目建设,创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在国内国际叫响仓颉故里·文润南乐文旅文创产业强县品牌。加大对文创产品研发力度,推出一批具有当地特色的文旅文创产品。(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县科技局、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五)强化“互联网+”,让线上文旅“云”起来

1打造云文艺发挥我县戏曲传统优势,创作生产具有南乐特色的网络演艺、网络视听、数字动漫、数字出版,实现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和便捷化消费。创作一批网络综艺、网络纪录片、网络剧等新媒体作品。鼓励干部群众创作体现南乐本地特色的网络音乐、短视频,讲好南乐故事(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县融媒体中心、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2建设数字出版信息库。大力发展数字创意、数字娱乐、网络视听、网络文学、线上演播、数字艺术展示等新业态,丰富个性化、品质化的数字文旅产品供给。以大众阅读和经典普及为导向,推出一批在线移动终端读物,打造云端书香南乐(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六)强化服务效能,让文化惠民“实”起来

1全面实施基本公共文化权益保障行动。开展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创建活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健全由购买主体、服务对象、第三方共同参与的评价约束机制,提升购买服务质量。创新服务形式,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场所错时、延时开放,鼓励开展夜间服务,拓展服务功能,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各乡镇)

2全面实施公共文化创新发展行动。拓展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创新打造一批融合图书阅读、艺术展览、文化沙龙、轻食餐饮等服务的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文化业态,营造小而美的公共阅读和艺术空间。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依托省文化豫约平台,加快建设县、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乡村振兴局、各乡镇)

3全面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惠农行动。打造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新亮点,推进艺术乡村建设,持续开展城乡结对子、种文化”“乡村村晚”“寻找村宝等群众文化活动。推进乡村文化合作社建设,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激发农民内生动力,探索本地文化合作社工作实践,不断完善发展机制。(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县乡村振兴局、各乡镇)

4全面实施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行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跨领域融合发展,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体育、教育、卫生、科普、民政、交通等领域惠民项目深度融合,推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建立馆际联动机制,通过联合开展活动、文化品牌共建等措施,形成发展合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乡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融合发展。(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各乡镇)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推进机制。发挥县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工作专班作用,对重大文旅资源开发利用,加强统筹指导,设立文旅文创战略考核指标。县直相关部门按照责任分工,细化政策措施,形成发展合力。(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委县政府专项督查五组、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二)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设立县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基金,发挥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基金和县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运营平台的作用,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促进南乐文旅资源开发利用,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旅游业、体育产业。(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财政局、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县金融工作局、县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各乡镇)

(三)强化人才支撑。加强与省内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合作,聘请文旅文创相关专家,建立高端智库,在理论研究、文旅规划、人才培训等环节提供智力支持,助力我县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加强文旅文创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升文化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者水平。(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四)营造浓厚氛围。每年召开一次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大会,评定一批文旅文创先进乡(镇)、先进单位、先进企业,并在交通、水利、土地、财政、宣传等方面给予倾斜和奖补,在全县形成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的浓厚氛围。(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县财政局、县发展改革委、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利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乡村振兴局、各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