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

南乐县教育局对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46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8-09   来源:
分享:

南乐县教育局

对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46号建议的答复

 

尊敬的李艳艳代表:

提出的关于改善农村学生厌学现象的建议收悉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学业,落实因材施教原则,做好学习困难学生帮扶工作,控制学生辍学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确保每一个学生公平的接受教育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加大厌学学生帮扶力度

(一)加强思想教育。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一定有这样或那样的原因,需摸清原因、对症下药,从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方面做好思想引导,帮助其克服自卑心理,调整心态,促使其树立自己能学好、能进步的信心。

(二)加强关注程度。在学习、生活中多关注学困生,做到勤观察、勤发现、勤表扬、勤纠正,对其学业进行必要的、及时的辅导,对其行为进行正面的、积极的引导,鼓励学困生进步。班主任加强与各任课教师的交流,密切关注学生情况,记录档案。

(三)加强家校沟通。不恰当的家庭教育会产生不理想的教育后果,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针对这一情况,家长、学校在平时注重培养学困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生活和学习态度,家校双方积极沟通,共同努力,使学生不断进步提高。

(四)加强学习帮扶。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关注学困生的学习,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对于学困生不理解的内容重点给予辅导。由学习成绩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组成帮扶小组,带动学困生一同学习,形成“一帮一”共同进步。

(五)记录成长档案。每学期初为学困生制定成长目标,明确具体措施,由师生共同监督实施,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及时跟进,及时总结。

(六)加强队伍管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在课堂教学中,着力创建平等、和谐、偷悦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处于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之中,为学困生提供发言的机会,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二、加强家校合作

全县所有学校均成立家长学校,要求至少每月为家长上一次课,做到有教学计划、有教材、有教案、有教师;加强家长学校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对家长学校教师进行全员培训,每年组织家长学校教师参加“河南省教育系统家庭教育心理咨询师”培训班,逐步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家长学校教师队伍。几年来,我县培育省级家庭教育指导师80人,心理咨询师58人,成立了家庭教育讲师团。结合本地实际利用讲座、报告会等形式传播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提高家长素质及家庭教育整体水平,利用寒暑假在全县教育系统开展家庭教育公益巡回报告。县教育局近年来邀请了市、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在全县中小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开展巡回报告会179场,受益家长70000余人。县教育局和妇联积极统筹协调社会资源,协同推进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并按照职责分工承担家庭教育工作的日常事务。

学困生帮扶工作艰巨且意义重大,我们将持续倡导教师走下讲台、走到学生身边、弯下腰来,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给他们力量与自信,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让他们充满激情地学习,以最快的速度追队上队伍,在集体中一同健康快乐成长。

希望您继续关注我县教育事业的发展,让南乐教育的明天更加美好。

 

202489